今年 (2023) 的「清境火把節」很不一樣,首度擴大舉辦一天變二天 (10月27、28日),除了原本的雲南之夜,新增原鄉之夜。今年活動以「傈僳族」為主題,採用由「弓弩」、「火塘」及「俄勒帽」所組成的傈僳族吉祥圖案作為活動主視覺,族人也穿上傈僳族傳統服飾參與活動,一同圍著篝火「打歌跳」,並用火把點燃場中篝火,將活動帶入高潮。
清境火把節
日期:2023年10月27日 雲南之夜、10月28日 原鄉之夜
地點:清境國小 ( 南投縣仁愛鄉24號 )
活動官網:https://torch.cja.org.tw
/
火把節是源自大陸彝族、哈尼族、白族、納西、基諾、拉祜等西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曆六月舉行,又稱為「星回節」或「東方狂歡節」。1961年異域孤軍與雲南少數民族移居南投清境,這群滇緬移民為了傳承故鄉文化,於 2007開始在每年的十月底舉辦「清境火把節」。
火把節的主要意涵是「薪火相傳」,由居民高舉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象徵部落團結齊心。數十年以來,當初的滇緬移民早已與當地仁愛鄉原住民合為一家,不分彼此。
從長街宴到火把節,除了是訴求情感與精神認同,更是傳統文化的傳承,今年的「清境火把節」有許多滇緬第三代,特別回鄉參與活動,透過火把節深刻了解家鄉特有的文化習俗。
每年的清境火把節會用不同種族為主題,今年第17屆以「傈僳族」為主題,採用由「弓弩」、「火塘」及「俄勒帽」(六個俄勒帽又分別加上「鼠、虎、猴、羊、穀、竹」圖騰,並以繽紛色彩表示不同的部落與氏族) 所組成的傈僳族吉祥圖案作為活動主視覺,族人也穿上傈僳族傳統服飾參與活動。
「俄勒帽」或稱「歐勒帽」(傈僳語音譯),是由珊瑚、料珠、海貝、小銅珠編織而成的頭飾,象徵女性的美麗端莊。頭頂上的海貝如同銀月高懸,其下的串珠宛如眾星捧月,底端金光閃閃的銅珠嵌在前額,給人一種華美、尊貴的感覺。俄勒帽不但是傈僳族服飾中極具代表性的工藝,更是傈僳族男子送給心上人的珍貴定情之物。
「火塘」則是傈僳族家庭生活的中心,也是神聖的場所。架設鐵鍋的鐵三角是傈僳族的家庭保護神,有穩定、平安、純潔之意。
火把節當晚有雲南民族舞蹈與原住民傳統舞蹈表演,更有各式樣的滇緬、原住民美食堤供與會民眾品嚐,熱鬧非凡。
當天活動高潮是穿著傈僳族傳統服飾的南投縣長許淑華與民眾圍著篝火一同「打歌跳」,並用火把點燃場中篝火。
文章來源:2003清境火把節 很不一樣 (夫子。旅食趣) / 照片:清境農場提供 (許釗滂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