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云湘(自由撰寫人)
自10月7日起,以色列與哈瑪斯武裝之間的衝突爆發以來,截至今日為止,在加薩走廊地區的傷亡已達18,000人(孩童約十分之一,1,800人),以色列境內傷亡人數則約莫6,600人,雙方死傷人數合計已超過24,000人。
這場衝突除了引發中東地區的動盪,也牽動了全球大國的關注。於19日結束訪以行程的美國總統拜登,作為以色列最為堅定的盟友,一直提供政治、軍事和外交上的支持。而中國大陸(以下簡稱大陸)則透過國際社會,除了向以色列對哈瑪斯的反擊表示關切,也試圖在本次危機中提高自己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美中是否有可能出現一種另類的合作模式呢?
自上個世紀末,蘇聯瓦解的兩極體系崩壞後,短短一二十年間,全球格局貌似已進入美中兩強的權力政治結構。然而,美中雙方既有經濟互依必要,但在戰略上又不得不提防彼此的爾虞我詐。美中兩國這種合作中帶有競爭的關係,既型塑區域政治的權力格局,甚至是全球事務均受其影響。
首先,美中兩國不似前美蘇間,存在國家利益、意識形態、地緣政治、軍備競爭等全面性與勢不兩立衝突。 加上雙方在經濟、貿易、科技、人文等領域,有著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同時也在政治、安全、意識形態等方面,存在著觀念上的分歧,導致雙方關係是當今全球中,最複雜也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
即使習近平於2022年時,在中共二十大會議之前先後提出《全球發展倡議》與《全球安全倡議》,內容除了正視全球永續發展目標問題,也反制美國的單邊霸權作為。隱含大陸要有全球的大格局、大戰略,並擔任「非美世界」或「另類世界」的領導人。
然而,美中雙方競爭的現實,卻也有合作的需要。如同在拜登政府上臺後,大陸一再呼籲美國要「走出川普的陷阱」,這句話顯示習近平有意與拜登建立較無敵意的關係。 因此,美中該如何平衡好合作與競爭,則是兩國面臨的共同挑戰。
其次,當面對以哈衝突的停火協議和調查時,美國卻表現出對以色列的堅定支持,並否決國際社會的提議。縱使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美國“當然"有能力同時支持以色列和烏克蘭。』 但面對如此支持的言論,不僅極為可能引發國際社會的抗議,並將情緒遷怒於美國,也可能導致美國在中東地區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擠或孤立。
反觀大陸,在此以哈衝突事件中,表現出對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國家的同情和支持,並多次呼籲聯合國安理會採取行動,將這場暴力與人道主義危機做一個了結。同時,大陸也利用此向中東地區,展示自己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和全球領導者的形象,至於是否試圖與俄羅斯和全球南方等國家,建立起反美的戰略聯盟,則還有待後續的觀察。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美中在以哈衝突中的立場和行動是截然不同的,也顯示兩國之間的競爭仍存在。然而,這非意味著美中就沒有合作空間的可能性。事實上,兩國在一些領域仍然有著共同的利益目標,例如維護各區域和平穩定的各項安全議題、應對全球氣候變遷等環境生態問題、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的資源共享、以及核安全與核廢除等。上述的這些領域,都需要美中兩國加強溝通和協調,建立一種在競爭中尋求合作,在合作中管理競爭的模式。
這並非一種過度理想化的另類合作模式,而是一種面對現實的選擇。這是因為,美中兩國應該都有意識到,彼此之間的競爭終究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應讓這種競爭關係,升級成衝突行為。
正如23日的國際新聞,美國於中東地區部署2支航空母艦打擊群,而大陸則於亞丁灣部署6艘軍艦,包括2艘飛彈驅逐艦、2艘飛彈護衛艦和2艘綜合補給艦。 雖說可能是為了避免以哈衝突再升級,或是為了石油運輸而執行的護航任務,但不可否認的是,美中應該都注意到,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以默契且低調的方式保持理性,並避免觸及對方的底線,才能為彼此創造雙贏的局面,同時也為全球帶來兩大強權國家,一同維護中東地區和平穩定的正面形象。
以哈衝突,也許是一個觸發美中競爭下合作模式的契機。雖然美中雙方的立場均有所不同,但卻也以此為基礎展開更多的談判對話空間。例如中東地區和平進程、聯合國安理會改革、人道主義援助等議題等,均涉及到美中在國際社會中,所擔負的角色和重大的責任。
總之,美中可以在國際社會中,展現兩國一同努力付出的正面形象。不僅可以讓全球看到美中即便是處於競爭關係,但也是屬於良性競爭,而並非像美蘇的冷戰時代一樣是惡性競爭狀態。如果美中雙方能夠在上述的議題中,達成一些共識或是妥協,那麼就有可能為其關係打開一扇新的窗口,並為未來的合作創造新的契機。(照片翻攝網路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