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586/記者彭慧婉報導】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下簡稱木博館)推動「『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推廣補助計畫」,為傳承在地慶典藝陣技藝,號召有志投入傳習的個人及組織參與。本年度藝陣訓練成果,於10月22日(星期日)、11月4日(星期六)分別在大溪六廿四故事館前廣場、大溪福仁宮廟埕各舉辦1場次展演活動,民眾可現場體驗傳統民俗技藝的獨特魅力。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關聖帝君聖誕遶境儀式,大溪在地居民會以自行訓練的藝陣(含文陣及武陣)來答謝神明一年來的庇佑。為與地方民眾一起傳承及推廣這項民俗文化資產,木博館自105年開始,便和熟稔北管、將軍、龍陣、獅陣及童仔等傳統表演技藝的大溪社頭或藝師合作,辦理相關訓練課程,透過課程讓更多民眾有機會認識並學習這些精彩的傳統技藝。訓練對象不僅限於社會大眾,更包含了大溪區的中、小學校,讓學童們自幼有機會認識大溪在地的民俗慶典及藝陣文化。
本次成果展演節目,共由大溪10組團體輪番上陣,三層福安社、溪洲福山巖、永福同義社帶來熱鬧的北管音樂;嘉天宮同義堂將軍組展現獨樹一格的大溪將軍屈禮;大溪國小及永福國小則分3組,展現精彩的Q版大仙尪、廣東獅及龍陣;大溪區月眉社區發展協會及大溪農作團呈現笛鼓與北管樂器合奏的新風貌。
正所謂「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每位參與演出的學員們,自本年6月起投入訓練,約半年的時間便能登台演出,足見花費的時間及用心程度。傳統表演技藝的學習,不論是北管、將軍、龍及獅,都是頭腦記憶、肢體動作、身體協調及美學展現等多面向同時間併進的。首先是基本功,大腦要熟記曲譜音階及迎請腳步,肢體要熟悉使用表演道具;再者,要學著配合曲樂旋律及鑼鼓節奏,把演奏的樂器、迎請的將軍、舞動的龍獅練習到有模有樣;最後,還要培養團體成員間的默契及克服演出過程中各種挑戰。
為了讓民眾更深入了解大溪民俗慶典與藝陣文化,2場次展演節目與團體都不相同,另外,更有民俗慶典及表演技藝小知識橋段,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作伙來體驗大溪傳統藝陣技藝的魅力。(圖:木博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