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康威
新竹糖廠(1913-1952)糖業鐵路,溪州-下山線,由西南往東北,經新竹縣竹北市「溝背」地區,「溝背」地名的由來,是其位於番子陂圳的西北方,在番子陂圳的背面,所以命名:「溝背」。
「番子陂」,現今作:「番子坡」,應作「陂」,應以字形相近而訛誤。「番子陂」,日治時期(1895-1945)臺灣堡圖(1898-1904)標示作「番仔陂」。
「溝背」,現今屬於竹北市聯興里,聯興里位於竹北市中部偏西北邊,地名為:「溝貝」,應是由於音相近而訛誤。「溝」,客家語音:「gieu24(四縣腔)」,「gieu53(海陸腔)」。「背」,用作「身體的背部」,「背面」的意義,客家語音:「boi55(四縣腔)」,「boi11(海陸腔)」。「貝」,客家語音:「bi55(四縣腔)」,「bui11(海陸腔)」。「溝貝」,「溝背」,於華語音同。但「貝」意義與「背」不同,於「溝」意義也對不上,而命名「溝貝」於命名的規則不合,依命名的規則,應該是「溝背」才是合理。而臺灣堡圖(1898-1904)標示作「溝貝」。
臺灣堡圖(1898-1904)地名旁皆標日語片假名,標:「溝 コウ 貝 ボワ」,羅馬拼音是:「溝 ko u 貝 bo wa」。而日語漢字「貝」的音讀是:「バイ」,羅馬拼音是:「ba i」。而「溝」,臺語音:「kau」,「貝」,臺語音:「puè」。而「背」,臺語音:「puē」,音同但音調不同。經讀音的比對,日語片假名的標音:「貝bo wa」與客家語音的「背boi」較相近,而「貝」的日語片假名標音,相較於客家語的「貝」,音與客家語的「背」又更相近。而「溝背」以「背」為詞尾命名,也符合客家命名地名的原則。
「背」,日語漢字音讀是:「ハイ」,羅馬拼音是:「ha i」,與日語片假名標音 :「ボワ」,羅馬拼音:「bo wa」不同。而日語漢字,「貝」音讀:「バイ」,羅馬拼音:「ba i」,「ハ」,羅馬拼音:「ha」,一為清音,「バ」,羅馬拼音:「ba」,一為濁音。「ボ」,羅馬拼音:「bo」,也是濁音。臺灣堡圖(1898-1904),應該是取當時命名音相近而以「貝」字,片假名:「ボワ」標音,而標示「溝貝」沿用至現今。
但臺灣其他地區如新竹縣北埔鄉,臺中市北屯區(乙未戰爭,1895年,溝背之役發生之地),嘉義縣大林鎮,屏東縣竹田鄉,也皆有「溝背」的地名。
聯興里的北半部分,「溝背」,與南半部分的「馬麟厝」,合而為:「聯興里」。
新竹糖廠於1952年10月30日結束營業,糖業鐵路,溪州-下山線也結束營運廢線(以下簡稱:「溪州-下山線」)。
溪州-下山線於「溝背」地區東部,靠近新社里交界之處,有一橋墩遺蹟。橋墩水泥構造,方型而上凹,遺存墩基,墩頂,橋墩的型制猶大致留存。橋墩位於農田旁,東面,由北向南的番子陂圳第三汴,北面,由東向西於上橫跨番子陂圳第三汴的水溝,西面是番子陂圳第三汴的支線,由北向南,再轉向西。橋墩的的周圍,除南面是農田之外,皆被水溝環繞。
溪州-下山線的北側,與水溝之間的土地,地勢較低漥,易積水,不利於耕作。早期大約六,七十年前,有人於那裡種禾筍(客家語:茭白筍),所以當地人稱呼該地為:「禾筍窟(客家語:漥地。fud2,四縣腔。fud5,海陸腔)」。
而由橋墩北面的溝貝街58巷向東經環北路三段(重劃區),新社圳自動倒伏制排水門北側旁小路(重劃區之外)進入,向東至新社圳與支線分歧處,再轉而向北,沿著水圳旁道路,新社圳支線東側樹叢中的小水溝,是溪州-下山線路線經過之處,也是靠近新社里的西邊邊界處,越過對面的菜園,即是新社里的新民街,由南向北轉彎向東之處,有一條東西向短短的路,即是溪州-下山線的舊路線,遺留的一小段的路廊。
以上是溪州-下山線,溝背,新社的遺蹟初步的踏勘,鄉土的文化,時空的變遷,與小小的分享。
(照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