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署2014年起推動「臺灣米標章」,鼓勵更多餐飲業及消費者支持,百分之百使用國產米的認證店家,目前為止全臺有85家業者,共1萬1千間門市響應,而在盛產好米的東部地區,也有20多家單一或連鎖的餐飲業者,已取得標章,大幅提升白米品質。 實際演練用花蓮富里種植的臺農77號米來做美味菜飯,鼓勵國內商家愛用國產米,農糧署力推,只要店內完全使用半年內碾製的新鮮國產米,且品質達到一定標準,就可以申請臺灣米標章,成為品質保證。 農業部農糧署東區分署科長 林文揚:「碾製的(米)要是在半年以內,那我們的這個pH值要在6.5以上,那另外在它的其它的這個品質,口感各方面的話,要符合這一個CNS二等米的這一個條件。」 花蓮南區的富里鄉是國內有機米的故鄉,今年全國有機稻米達人賽中,富里就囊括了亞軍和季軍,吃慣了產地鮮米,有消費者就表示願意多花一點錢,吃品質更好的國產米。 花蓮民眾 林淑萍:「(在外)吃飯,結果吃到那米飯是這樣,人說的米飯口感不好,真的吃很不慣,我們自己臺灣生產這麼多米,其實盡量可以用自己臺灣的米這樣。」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 張素華:「那我們富里是我們全臺灣,第一個做有機米的地方,也是在臺灣做有機米最久的一個地方,鼓勵我們所有的國人一定要愛用,我們臺灣自己在地的一個米。」 根據統計,目前國人每人每年食米量約43公斤,相較10年前是明顯下滑的,不過國內稻米自給率仍是百分之百,需要「多吃飯」,而國產原料、品質優良、保證新鮮的三大保證,則是臺灣米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