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南大師生走讀後山 探索原民部落歷史遺跡-瓦拉米古道

勁報/ 2023.10.18 21:46
新聞圖片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戴文鋒教授帶領該校高教深耕計畫「 臺南共學 繼往開來」共學師生15人,於10月14至15日前往臺東,探索日治時期後山交通要道「八通關越道路」之東段,也就是瓦拉米古道;師生翻越群山峻嶺、深入寶島後山,透過實際走讀教學活動,認識原民部落歷史遺跡。

瓦拉米古道位於花蓮卓溪,是清代八通關古道東段路線,也是原住民布農族人來往交通要道;因為「瓦拉米」發音又與布農語中「蕨」相近,也恰巧山道中擁有156種以上蕨類,是一種有趣巧合。

南大戴文鋒教授熟知臺灣各地方古今歷史與地方志、風土民情與民俗文化,更對各族歷史與文化上有甚深研究;本次探索行程,其中參訪「喀西帕南殉職者之碑」,位在瓦拉米古道約8.9公里處,是一座高2.4公尺深藏樹林中石碑,紀錄大正4年(1915)5月12日發生「喀西帕南事件」。

南大戴文鋒教授說明,這是一次布農族人針對當時第5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所執行「理蕃政策」反撲,而這起事件也連帶激起拉庫拉庫溪流域中其他布農部落對於日本高壓政策抗爭,之後一連爆發「小川事件」、「大分事件」、「阿桑來戛事件」,並且因為抗日事件連鎖效應,影響了清代八通關古道開拓轉變為「八通關越道路」主因;而八通關越道路竣工石碑在瓦拉米古道入口前不遠處就可看到,當時動用了日本軍警及平埔族人力量,共同開拓原本清代時期所留下的步行穿越道路;南大參訪師生一一探訪及走過歷史軌跡,對近代歷史與原民文化有更深一層了解。

計畫主持人戴文鋒教授指出,希望藉由文化參訪提升師生人文素養,及對文化資產認知與保護概念,並能進一步使社會大眾知道我們有那些值得關注保護文化資產,不管是在有形或是無形方面都代表了我們國家多元民族精神與靈魂,需要大家一起守護。(國立臺南大學提供照片)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