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平均耗費半年才能確診!為何發炎性腸道疾病如此難纏?把握黃金治療期獲新希望

Heho健康網/謝承恩 2023.10.17 04:25

發炎性腸道疾病 (簡稱 IBD) 是一種消化道的自體免疫疾病,消化道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狀態,一日腹瀉多次、腹痛與血便等,使病人長年受腸胃之患所苦,最著名的病人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受疾病之苦而數度請辭。IBD 常見症狀與腸胃炎、腸躁症等相似而容易混淆,醫師往往需要先排除其他腸胃道疾病,才能找出真正病因。

成大醫院消化內科部主治醫師莊喬雄指出,IBD 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兩種,因好發於 20 至 40 歲正值力拼事業的青壯年族群,對學業及家庭有重大的衝擊,非但無法專心學習,甚至要辭職在家養病,所幸醫療進步已有多種藥物,能讓病人恢復正常生活。

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差異

潰瘍性結腸炎侵犯的位置多在大腸,較典型症狀是腹瀉跟血便;克隆氏症則多在小腸和大腸交接位置,病症更為棘手,除了有右下腹痛、腸狹窄、腸阻塞導致腹脹想吐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瘻管,導致穢物滲漏到肛門或腸道以外的器官,引起腹膜膿瘍或陰道膀胱發炎,常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IBD 屬於自體免疫疾病,除了腸道發炎外,還有非典型症狀,如關節炎、皮膚紅疹、紅斑、眼睛有葡萄膜炎或虹膜炎等疾病,莊喬雄表示,「由於症狀多元,根據臨床統計,克隆氏症患者平均診斷需費時約 5 到 9 個月,甚至將近一年才能確診,十分辛苦。」

長期發炎導致大腸癌機率提升

近年在中國、香港、日本、台灣等地都發現 IBD 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可能跟飲食西化進而影響到腸內細菌有關,而腸內細菌又會影響身體代謝和免疫。

莊喬雄指出,因為對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不了解,常以為只是腸炎或是腸躁症,導致病情拖延,甚至演變成腸穿孔或腹內膿瘍;也由於 IBD 的病情會反覆發作造成慢性發炎,經年累月,腸癌風險也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根據統計,IBD 的病人病程超過 8 年以上,腸道處於長期反覆發炎的情況下,會增加癌細胞突變的機會,癌症的風險會比一般無罹病者高,因此要盡早診斷,定期接受腸癌篩檢,確診 IBD 後,應積極使用藥物治療且不該隨意停藥,穩定追蹤,才能使併發症與癌化機率降低。

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方法

莊喬雄說明,IBD 治療方式可分為三大類:類固醇治療、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藥物、新型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

第一類:類固醇治療
IBD 的病人在急性期時,會出現血便、發燒、腹痛,故需要使用抗免疫的類固醇藥物來抑制發炎反應,但副作用是病人的胃口會增加、睡不著、水腫、皮膚變薄,甚至在壓抑免疫後會更容易感冒或引發肺炎,因此類固醇僅適用於短期治療三到六個月,並不適合用於長期控制,等急性期過後需進行減量或停藥。

第二類:抗發炎藥物 / 免疫調節藥物
抗發炎藥物如 5-ASA 或免疫調節藥物用於控制輕度至中度的發炎,具有多種劑型,如顆粒劑、持續釋放型的小顆粒劑、栓劑、浣腸劑等,可因應不同的治療需求。倘若使用免疫調節藥物仍無法控制,可以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治療。

第三類:生物製劑╱小分子藥物
近年來,對抗發炎因子的藥物發展為單株抗體的「生物製劑」或製成口服的「小分子藥物」,臨床上有效且安全地降低發炎現象。
莊喬雄強調,生物製劑與小分子藥物在健保給付中是 IBD 病人較後線的治療,可選擇的藥物多達四、五種,醫師與病人可透過討論找出相對適合的治療選擇,也切記勿擅自中斷用藥,避免疾病復發。

別因發炎性腸道疾病放棄人生

莊喬雄分享,臨床有一名 30 多歲的年輕上班族,經常有腹瀉、血便的困擾,花了半年就醫才找到病因是克隆氏症,起初住院治療使用類固醇藥物和免疫抑制劑控制,但只要劑量一減,病情就會復發。

經歷過第一、二線藥物都無法長期良好控制病情,病人因此辭掉工作專心養病,所幸申請健保給付第三線的生物製劑,得以讓病情穩定控制數月,才順利回到工作崗位。

病人從症狀發生、診斷到接受合適的藥物治療,花費數個月的時間,很大的原因在於 IBD 的症狀不夠典型,例如腹瀉、腹痛都跟其他腸胃道疾病很相似。

以克隆氏症來說,大腸出現潰瘍的原因很多,包含細菌病毒感染、結核菌感染、淋巴發炎等,很難在第一時間知道正確的病因,因此讓很多年輕人以為自己罹患怪病,生活很絕望。

莊喬雄分享,有一位美術系的學生罹病時,連自己和家人都感到憤慨萬千。從「為什麼是我?」甚至連畢業想要出國去念博士的念頭都打消,但經過穩定治療之後,他卻經常以安倍晉三的例子鼓勵其他病人。

「罹病後你不能什麼都不能做,現今藥物非常進步,治療選擇也很多元,只要好好控制跟疾病相處,都可以跟安倍晉三一樣當到首相。」透過疾病衛教推廣及病人疾病意識抬頭,期盼未來病人可以儘早確診 IBD 並使用合適的藥物治療,帶來更好的預後照護。

C-APROM/TW/ENTY/0961 OCT2023

文/謝承恩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易與急性腸胃炎混淆 !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上升 藥物控制發炎降低大腸直腸癌風險

刷牙超重要!研究:「發炎性腸道疾病」可能是牙周病的口腔病菌所導致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