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臺灣掀起Metoo運動浪潮,身體自主權和性平教育觀念議題,也隨之浮上檯面,性平團體今天(16日)發布臺灣中小學性教育現況調查,研究發現,教師在教授性教育課程時,不僅缺乏教材,更得面對授課時數不足,以及家長質疑聲浪,使得性教育推動窒礙難行,因此呼籲教育部重新整頓「全面性教育」資源和政策方針。 「性教育要做全面,不要只做表面,不要只做表面。」 性平團體排排坐,呼籲政府要更加重視校園性教育,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調查指出,現行國小課本中,聯合國提倡所的「全面性教育」核心概念,「性和性行為」以及「性與性生殖健康」,出現次數極少,剝奪學生「知性」的權利。 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祕書長 韓宜臻:「事實上國外的研究已經有指出來說,3歲的小朋友就可以理解,性跟性別相關的概念,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建議5到18歲的未成年人,都要接受全面的性教育。」 民進黨立委 范雲:「所謂的全面性教育,那這個全面的意思,其實講的是一個完整的,尊重不同的年齡、族群,性別、性別認同、性傾向、性別特質,讓所有人從5歲開始,就知道成為自己性的主人。」 隨著網路交友越來越興盛,建立情感關係的年齡隨之降低,更加凸顯性教育觀念應從小教起。 學生代表 卓暐凱:「那現今的性教育當中,我們常常用阻斷,代替接觸的方式在教學。」 民進黨立委 范雲:「國中、高中生第一次性行為,沒有避孕的比例,男生高達58%,女生高達55%,這就是我們沒有一個全面性教育的結果。」 然而國小教師推動性教育也困難重重,調查顯示,有將近6成教師表示擔心家長施壓,14%被要求避免教授某些主題,甚至有大約6成教師,師培階段沒有接受過性教育訓練,在教學現場也缺乏性教育教材,性平協會呼籲教育部,應盡快重新檢視課綱,並提供教師足夠資源。 教育部督學 王明源:「師培的部分那我們也開始做,我們近期首次來舉辦那個,老師線上的增能的一個課程,希望老師有更多人來參加。」 另外,勵馨基金會在臺中和苗栗調查中也發現,健康教育課經常被學科課程借課,兩縣市相比下苗栗尤其明顯,在在顯示性教育落實,還是存在城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