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謝貽娟回顧展「藍色的哲學」 南美館感動開展

勁報/ 2023.10.15 21:46
新聞圖片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旅英藝術家謝貽娟過世後,家屬們成立「謝貽娟文化藝術基金會」,致力於保存與推廣她的文獻與藝術作品,並在今(2023)年在臺南市美術館推出由基金會籌辦的第一個展覽,並由現任國美館館長陳貺怡擔任策展人,透過展出《自畫像系列》及《藍色系列》兩大系列,梳理這位藝術家的優秀畫作,透過這檔展覽也能看到動人的兄弟姊妹情誼,家人期待透過推廣畫作,讓她的藝術遺產廣為世人所知。

  謝貽娟(1967-2017) 出生於嘉義,自幼聰穎,從小便流露其藝術才華,在家人溫暖的支持下走向藝術之途。高中就讀復興美工,24歲,決定前往英國深造;1998年獲得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碩士學位。在她短短的50歲生命裡,其創作能量豐富,留下了上千幅畫作。

    策展人陳貺怡表示,謝貽娟在1997年以後,在不到30年的創作生涯中,對藍色的潛心研究即長達20年。從謝貽娟留下的速寫本裡,可以看到許多與藍色相關的研究,當然,這些研究也可以以其他色彩進行,但她總是不斷強調藍色於她的獨特性:「我個人對藍色有極深的偏愛,總覺得藍色會講話,好神祕,不可思議,透明卻又很深遐…」。謝貽娟稱藍色為「哲學的顏色」,甚至將藍色「作為思考的底色」。這種對於藍色的參悟與偏愛,最終在她定居英國之後,創作出以藍色色粉繪製的單色畫,也就是《非空間》系列中的「粉末系列」。

   陳貺怡指出,1990年代開始,謝貽娟開啟了一條自成一格的藝術旅程。她運用油彩、蠟筆、鉛筆等勾勒自己,她的《自畫像系列》是凝視本我的過程,將自己的面貌、五官,甚至情緒紀錄在紙上。謝貽娟最早的自畫像根據家屬應該是1992年,但她從 1993年9月15日開始,每天以一張A4的紙(30.4cm x22.8cm)繪製自畫像,直至1999年7月19日止,不過中間有一些缺漏,現存的畫作根據家人的統計共1619張。這些作品恣意地實驗著各種不同的技法、風格、材質,在形式上呈現出驚人的多樣性,幾乎涵蓋了各種繪畫上的可能,不僅材質包括油畫、水彩、水墨、鉛筆等混和媒材,在風格上更是無所不包。

    財團法人謝貽娟文化藝術基金會為其兄姐等家屬創辦,期待透過基金會的運作,妥善保管並研究小妹的千幅畫作,目前多數畫作委由正修科技大學維護修復中,而為了這次「藍色的哲學-謝貽娟回顧展」,正修科大的修復師也快馬加鞭完成主要展示作品的修復工作,目前展覽於10/14日於南美館1館A展間展至11/13日,歡迎民眾前往欣賞。

新聞圖片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