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Carbios在法國工業部長Roland Lescure的見證下揭幕全新紡織品製備生產線,彰顯其在聚酯回收領域的重大創新

中央社/ 2023.10.11 12:14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011 12:14:17)• 全球PET市場規模約為1億噸,聚酯紡織品占其2/3。目前,只有13%的紡織品廢物得到回收利用,且僅有1%是以「纖維到纖維」方式回收。1,2 • Carbios已開發出一條將各階段(硬物的切碎和提取)整合於一身的自動化紡織品製備生產線,用以將紡織品廢料轉化為原料,進而用於酶循環 • Carbios的紡織品製備生產線可因應紡織品工業化和循環的關鍵挑戰 法國克萊蒙費朗--(美國商業資訊)--監管新聞: 本新聞稿包含多媒體資訊。完整新聞稿請見此: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1002082138/zh-HK/ Carbios(巴黎泛歐交易所代碼: ALCRB)是一家生物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的先驅企業,致力於重塑塑膠和紡織品的生命週期。該公司今天在法國工業部長Lescure先生的見證下,在其位於克萊蒙費朗的示範工廠揭幕紡織品製備生產線。為了簡化目前由手工作業或在若干條生產線上進行的紡織品製備階段,Carbios開發了一條完全整合的自動化生產線,將來自於廢舊服裝的紡織品廢料或切割廢料轉化為適合通過酶生物回收工藝解聚的原料。該專利生產線整合了所有準備階段(紐扣或緊固件等硬物的切碎和提取),並為Carbios提供了高效能、可擴充的開發工具。該平台將幫助驗證示範工廠規模的紡織品生物回收技術(到2024年),並為Carbios提供可與收集和分類操作員協同的專業知識,以指定紡織品的品質並使其適合酶回收所需的準備步驟。這些專業知識對品牌產品的生態設計也將至關重要。 法國工業部長Roland Lescure - 「紡織品回收是一個重大問題,對管理產品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的需求迫在眉睫:在世界範圍內,目前只有13%的紡織廢料被回收利用,其餘的87%最終被填埋或焚燒。Carbios為法國回收產業的建立做出了貢獻。仰賴其專業知識和創新合作精神,Carbios提供了一個法國原創的尖端解決方案,克服了目前紡織品回收的真正障礙。」 Carbios執行長Emmanuel Ladent - 「紡織品製備是回收的重要步驟。沒有紡織品製備的解決方案,就沒有回收產業,也就沒有紡織品的循環。我們新製備生產線的產品可以直接整合到生物回收工藝中,從而實現閉環的纖維到纖維式回收,而這正是我們合作品牌的強烈需求。我要感謝法國政府在本公司技術的工業化和國際化過程中給予的支援。」 出席揭幕儀式的「纖維到纖維」聯盟的合作伙伴品牌:On、PUMA和Salomon -「這條製備生產線完成了『纖維到纖維』聯盟在生物循環方面的未竟事業,並將加速Carbios技術的產業發展。」 目前的收集、分揀和製備基礎設施限制了可用於「纖維到纖維」回收的紡織品廢料的數量。全世界的收集率平均在15-25%左右3,收集到的大部分廢物被出口到非洲、亞洲或拉丁美洲進行分揀。 此外,紡織品是高度複雜的材料,不同成分(或性質)的紗線很難或無法進行物理分離。然而,Carbios開發的高選擇性酶專用於解聚紡織材料中的PET(聚酯)。 目前,紡織品主要經手工分揀和製備,因此產量很低,特別是對拉鏈、鈕扣等「硬物」的回收過程尤其困難。為了最佳化這一關鍵階段,Carbios提供了一種紡織製備解決方案,以加速紡織行業生物回收的發展。酶回收或生物回收有助於紡織品回收鏈的構建和紡織品循環的加速,也可使各家品牌淘汰使用廢舊塑膠瓶。 紡織製備線的關鍵資訊 工序階段: • 紡織品(舊衣服或切割廢料)被裝載到生產線上 • 首先會被切碎 • 硬物(金屬和非金屬殘留物,如鈕扣、拉鏈等) 分若干個步驟去除 • 加工完成後,此材料適合酶回收 處理能力: 每小時加工300公斤紡織品(連續性流程) 專利 : 2023年申請的專利 紡織品生物回收發展的關鍵日期 2018 首次實驗室規模的紡織品解聚試驗 2021 首次試產規模的紡織品解聚試驗 2022 以有色纖維為原料試產生物回收型白色纖維 Carbios 推出纖維到纖維聯盟 2023 PVH Corp. (標誌性品牌TOMMY HILFIGER 和 Calvin Klein的所有者) 加入聯盟

紡織品製備線安裝 紡織品製備線專利申請 2024 示範工廠規模的紡織品生物回收 從2025年1月1日起在歐洲收集紡織品 從2025年1月1日起,歐洲將強制要求單獨收集紡織品廢物。根據歐盟執行委員會網站,到2030年,歐盟打算設定紡織品成分中再生纖維的最低含量。4 由歐盟共同資助。但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意見,並不一定反映歐盟或CINEA的觀點和意見。歐盟和授權機構都不對此負責。 ### 關於Carbios: Carbios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致力於開發生物解決方案並將其產業化,以重塑塑膠和紡織品的生命週期。受大自然的啟發,Carbios開發了基於酶的工藝來分解塑膠,其使命是避免塑膠和紡織品汙染,並加速向循環經濟的過渡。其PET生物回收和PLA生物降解兩項顛覆性技術正在達到工業和商業規模。其生物回收示範工廠自2021年開始營運,與Indorama Ventures合作的首個工業工廠將於2025年投入使用。Carbios已獲得科學界認可,更登上了《自然》雜誌的封面,並得到了化妝品、食品和飲料以及服裝行業知名品牌的支持,以提高其產品的可回收性和循環性。Nestlé Waters、PepsiCo和Suntory Beverage & Food Europe是Carbios和L’Oréal成立的包裝聯盟的成員,On、Patagonia、PUMA、PVH Corp.和Salomon則與Carbios在紡織品聯盟中合作。 請造訪www.carbios.com/en,瞭解更多關於推動塑膠和紡織品循環的生物技術。 Twitter: Carbios / LinkedIn: Carbios / Instagram: insidecarbios Carbios股票資訊: 國際證券識別碼 FR0011648716 股票代號泛歐交易所Euronext Growth市場: ALCRB 法人機構識別碼: 969500M2RCIWO4NO5F08 Carbios由Truffle Capital於2011年創立,符合PEA-PME的資格。PEA-PME是一項政府專案,允許投資中小企業的法國居民享受所得稅退稅。 前瞻性陳述及風險因素免責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非歷史資料的前瞻性陳述,不應被理解為所陳述的事實和資料必將發生。這些前瞻性陳述以Carbios認為合理的資料、假設和估計為基礎。Carbios在競爭激烈、發展迅速的環境中經營業務,因此它無法預測可能影響其業務的所有風險、不確定性或其他因素及其對其業務的潛在影響,也無法預測風險的實現或風險的組合可能導致與任何前瞻性聲明中提及的結果顯著不同的程度。Carbios提請您注意,前瞻性陳述絕不是其未來業績的保證,其實際財務狀況、業績和現金流以及Carbios經營所在行業的發展可能與本文件中前瞻性陳述的建議或建議存在重大差異。此外,即使Carbios的財務狀況、業績、現金流和其所在行業的發展與本文件中包含的前瞻性資訊一致,這些結果或發展也可能不是Carbios未來業績或發展的可靠指標。建議讀者仔細考慮提交給法國市場管理局(AMF)的通用註冊文件中描述的風險因素,以及公司網站上免費提供的半年度財務報告。如果這些風險因素全部或有任何部分成為事實,或者出現其他風險因素,Carbios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對任何人就與本新聞稿中的資訊和/或陳述相關的任何決定或採取的行動或任何相關損害承擔責任。這些資訊僅在本新聞稿發布之日有效。除非遵照適用的任何法律或監管義務,否則Carbios不承諾發佈此資訊或其基礎假設的更新版。 本新聞稿及其中包含的資訊不構成在任何國家/地區出售或邀請購買或認購Carbios股票的要約。 譯文僅供參考。 如本新聞稿的法文和英文版本不一致,應以法文版本為準 1 Ellen MacArthur 基金會, 2017年 2「纖維到纖維」方式的回收利用可將紡織品廢料轉化為用於製作服裝和紡織品的新纖維,而不會降低品質 3 Ellen MacArthur 基金會, 2017 年 4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fr/qanda_22_2015 免責聲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權版本。譯文僅供方便瞭解之用,煩請參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請前往 businesswire.com 瀏覽源版本: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1002082138/zh-HK/

CONTACT: 如需更多資訊,請聯絡: CARBIOS Melissa Flauraud 媒體關係 [email protected] +33 (0)6 30 26 50 04 Benjamin Audebert 投資者關係 [email protected] +33 (0) 4 73 86 51 76 媒體關係(法國) Iconic Marie-Virginie Klein [email protected] +33 (0)1 44 14 99 96 媒體關係(美國) Rooney Partners Kate L. Barrette [email protected] +1 212 223 0561 媒體關係(德國、奧地利、瑞士、英國) MC Services Anne Hennecke [email protected] +49 (0)211 529 252 2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