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竹筠
中國歷史上,康熙乾隆爺,幾次舉辦 “千叟宴”,可謂創舉。據史官記載:康熙癸己(1713蛇年)仁皇帝六旬,開千叟宴於乾清宮,預宴者凡1900餘人。乾隆乙已(1785蛇年) 純皇帝以五十年開千叟宴於乾清宮,預宴者凡3900餘人,各賜鳩杖。丙辰春(1796龍年)聖壽躋登九旬,適逢內禪禮成,開千叟宴於皇級殿。六十以上預宴者,凡5900餘人,百歲老民至以十數計,皆賜酒聯句……
乾隆下江南時,曾遇到幾位百歲老人,並非戲說,也非虛構。兩次舉辦【千叟宴】,都命地方官善待老人,禮送健在者,直達京城。最後一次,乾隆讓141歲老壽星,入上座。141歲高壽,如今全世界亦少見,乾隆謂之“瑞兆”。因為朕快“米壽” (88歲),還想“茶壽” (120歲)哩!席間,乾隆興高采烈,出上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命對下聯。眾臣抓耳撓腮,想不出下聯。此時,大學士紀曉嵐脫口而出: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乾隆曰“朕上聯,花甲重逢,120歲,增加三七歲月,等於141歲。愛卿下聯何解”?紀曉嵐舉起酒杯,先敬皇上,再敬壽星,三敬大家。娓娓道來。“皇上之上聯,妙不可言!十歲學童皆知算數也”。接著,解釋下聯:古稀(70歲)雙慶, 140歲,更多一度春秋(加1年),亦等於141歲。乾隆贊曰:“下聯乃異曲同工也”。
那時,沒有麥克風、擴音器,乾隆與紀曉嵐的上下聯與解釋,如何傳到800桌人耳朵裏?太監忙持鐵皮喇叭,一傳十,十傳百。萬人齊呼:“吾皇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乾隆撫掌大笑,厚賞大學士。當時,愛妃又出個上聯:【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乾隆含笑不語。紀曉嵐為博乾隆與妃子歡心,故意未對。下聯至今,尚未見人對出。
康熙舉辦“千叟宴”,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做官的,只要年過花甲,都有資格被邀請;而乾隆舉辦“千叟宴”,首次60歲以上;第二次,鑒於人的壽命延長,百姓要70歲以上、官員三品以上。紀曉嵐(1724—1805)時年72歲,官位一二品,完全有資格入席。
話說眾多耄耋,千里迢迢車馬舟載赴京,一路顛波勞碌,死傷難免。康熙乾隆爺,早有諭旨,來者皆貴賓,沿途如遇不測,厚葬體恤。當時,全國有三億多人,60歲以上老人,當以六位數以上。【千叟宴】不久,參加的老人一個個死去。那位141歲老壽星,亦溘然長逝。不過,其人姓名與籍貫,不見史載。
“康乾盛世”,經濟繁榮,國泰民安。康乾舉辦“千叟宴”,一來做秀,與民同樂;二來提倡孝道、尊老敬老;三來“老吾老”,做個榜樣,傳給後代。可是,乾隆後期,閉關鎖國,故步自封,坐失西方工業革命良機。大清帝國逐漸衰落, “千叟宴”再也無力舉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