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以哈衝突看臺灣國安對策 /魯云湘

台灣好報/ 2023.10.11 10:51

魯云湘(自由撰寫人)

東歐地區的俄烏衝突尚未結束,西亞地區的以哈雙方又有新的軍事衝突。距這兩處數千公里外的臺灣,面對中國大陸的日益漸增的軍事威脅與壓力下,該如何守護其國家安全呢?接下來,本文將從以下兩個層面淺談臺灣如何提升國防安全。

首先,本次的以哈衝突,以色列軍情局的情蒐能讓全球跌破眼鏡,未能事先掌握到哈瑪斯武裝的動向,不僅失去出兵防衛的時機,同時也失去數位指揮作戰的將領。

《孫子.謀攻》:『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與《孫子.用間》:『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正如前述兩句所要表達的重要性,當談論到國防時,注重的絕不只有武器裝備及人員訓練,情報收集的來源和正確性也極為重要。

臺灣目前的情報單位較廣為人知的為:國家安全局、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國防部電訊發展室,加上海洋委員會、內政部和法務部的情報單位(海巡署、政戰局、憲兵指揮部、資通電軍、警政署、移民署及調查局),總計有11個機關。

然而面對大陸的軍事威脅,臺灣是否有足夠的情報收集和分析能力,以及快速和有效的反應能力?

上述提到的各情報機關,可朝向建立情資共享平臺的方向發展,並交由專業的分析專家進行情報解讀和比對,使決策者能預先掌握住關鍵的情報,才能有效擬定相關的應變計畫,並進行演練,才能制敵於先機。

其次,哈瑪斯除了對以色列發射火箭彈外,更從俄烏戰爭中學習到如何使用無人機進行不對稱作戰。即便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如何強大,擁有多先進的武器裝備和訓練有素的軍隊,然而在面對不對稱作戰的情況下,仍突顯其反應能力有所不及。

近年來,臺灣軍方為避免大陸軍方的威脅和壓力,發展數樣的不對稱作戰模式,諸如機場聯合遙攻武器(萬劍彈)、岸置機動反艦飛彈(雄風系列飛彈)、分散式野戰防空∕反裝甲飛彈(刺針、紅箭等),以及電子戰與網際網路攻防等等,同時吸取俄烏戰爭的經驗,積極發展無人機的戰術運用。

相對地,大陸的不對稱作戰除了網路和電子攻擊,另將老舊的殲6、殲7改裝成無人機,以此擔任誘餌消耗對方的防空武器,並積極發展火箭軍的遠程打擊能力。

因此,在發展不對稱作戰的同時,臺灣軍方也應該認真仔細地,審視有無能力反制對方的能力?平時除了加強人員訓練外,並加入不同情況的作戰想定演練;此外,藉由模擬情境的方式提升應變能力,讓士官兵在未來遭受敵對勢力的攻擊時能立即做出處置。

臺灣在提升國家安全的方向,不僅要加強情報解讀和情資共享,並進行各種情境的作戰演練,不僅可提升其國防實力和應變能力,也能降低不對稱作戰造成的傷亡和損失。總之,面對大陸的軍事威脅,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時刻保持警覺和準備才行。(圖/達志影像)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