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社區生態教育入校園 慈大附小「樹與鳥」的對話

慈善新聞網/ 2023.10.06 09:06

  「油桐樹有什麼用途?」「什麼是四色樹?」「社區有什麼鳥類?」慈大附小低年級的孩子好奇的發問聲此起彼落,原來是碧雲莊社區發展協會的志工搭配生活課程「大樹」單元進行環境教育課程,讓低年級小朋友們跳出課本的字裡行間,體驗不一樣的生態課程。

  目前極端氣候狀況影響全球,環境保護一向是慈小重視的教育目標,這次自然團隊透過和碧雲莊社區發展協會合作,結合生活課程為低年級規劃了「宜居*移居」生態分享,讓學生了解各種不同的大樹、鳥類與人類生活共依共存,期望大家彼此尊重,一起守護美麗的家園。

  首先葉子老師讓小朋友戴上有客家風味的「油桐花領巾」。慈小校園山上有許多油桐樹,油桐花代表客家文化,日劇時代油桐樹在桃園、新竹、苗栗這些地方種得很多,90%都是用油桐煉成油,有些則會做成油紙傘。四角形的「油桐花領巾」可以包書,拿著書可以去上課,也可以包便當,是客家人勤儉、物盡其用的象徵。

  葉子老師分享碧雲莊的環保落葉堆肥需要有落葉、泥土和蚯蚓,蚯蚓會製造蚓糞土,好的土壤就可以種出很好吃的有機蔬菜,也可以用有機飼料飼養雞、生出好的雞蛋。碧雲莊環保園區的蔬菜不灑農藥、不用化學肥料,如果灑了農藥,蔬菜或許會很漂亮但是會有毒、產生環境荷爾蒙等,將傷害土壤。

  接著,熊爺爺從孩子們平時上學路會看到的台灣欒樹開始介紹,一年四季有綠、黃、紅、咖啡等四種顏色,平常樹葉是綠色,8到10月時開黃色的花,果實一開始是紅色,成熟時變成咖啡色,所以又叫做四色樹。台灣欒樹的果實像燈籠,成熟後風一吹就會滾動,希望果實能夠離媽媽樹遠一點,才能長得好。

  慈小校園白天鳥類較少,因為小朋友下課時的嬉鬧聲會嚇到鳥類,不過當孩子放學後的晚上,各種鳥類就會陸續飛進學校裡。學校附近會看見鴿子、燕子、烏頭翁、紅尾伯勞、鵂鶹、黑冠麻鷺、夜鷹、朱鸝、綠繡眼......等,每個物種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只要有樹可以棲息,空氣新鮮、環境友善,附近有築巢的材料,鳥類就會到此停留。

  熊爺爺分享,之前有一隻本來住200公尺中低海拔的山上的鵂鶹撞到玻璃掉到地上,熊爺爺幫牠做CPR,可惜還是不能救活。鵂鶹後面有兩個很像眼睛的黑點,在牠覓食的時候可以保護牠。黑冠麻鷺大家都叫牠大笨鳥,熊爺爺發現黑冠麻鷺的鳥巢,裡面一共有四隻小鳥,有一次發現鳥媽媽用牙齒咬小鳥的頭把牠從鳥巢裡丟下去,可能是食物不夠或是小鳥生病,鳥媽媽就只好犧牲最小的孩子了。

  一年級的昀彤表示,最喜歡晚上會唱歌的夜鷹,可以當夜晚的配樂,很好聽,看到被黑冠麻鷺媽媽丟掉的寶寶好可愛,感覺很難過。二年級的茉凡和昕嬡都對於熊爺爺介紹校園周邊生態印象深刻,透過熊爺爺的介紹,他們才注意到原來每天上學路上見到的台灣欒樹會隨著不同季節穿上不同衣服,讓上學的風景天天不同。二年級的信宇說,今天的課程讓他知道花蓮縣鳥叫做朱鸝,喜歡在樹林間跳舞的朱鸝羽毛有紅色、黃色和黑色,顏色十分豐富,長得好漂亮。

  慈小鄔雪惠老師、陳則佳老師觀察到,當學生們聽著碧雲莊志工說著樹與鳥的故事時,每個孩子眼神都閃閃發亮,都聽得津津有味,不但認識學校附近的大樹和鳥類,更學到愛惜生態、尊重各物種,落實環境永續的觀念,還感受到碧雲莊社區志工的付出精神,真是一趟豐富的知識、心靈之旅。台灣天然環境物種豐富,透過碧雲莊的環境教育講座,啟發慈小孩子們對愛護動物、環保意識,深化友善土地、友善環境的素養。

撰文/鄔雪惠、陳則佳;攝影/鄔雪惠、陳則佳、碧雲莊志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