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仙桃劇團《文武天香》 傳藝金曲入圍3獎項
客家電視台/劉宜頻 黃映婕 臺北
1 年前
今年傳藝金曲獎中,備受矚目的,還有成立不到3年的挽仙桃劇團,去年推出劇團首部,正式編制的歌仔戲《文武天香》,以創新敘事手法揉合閩客雙語,並加入當代議題,一舉入圍傳藝金曲獎3項大獎的肯定。
大家,天香樓開店囉。
以喝酒看戲的「天香樓」,做為故事主要場景,劇情圍繞在落魄才子林文德,身兼歌女與老闆的金瑤芳,以及渴望自由的捕快陳宣武,3人的故事以及感情糾葛。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得到未來。
成立不到3年的挽仙桃劇團,去年推出歌仔戲《文武天香》,一舉入圍傳藝金曲獎,3項大獎、4項提名,這也是挽仙桃劇團,首次入圍傳藝金曲獎。
挽仙桃劇團藝術監督 蔡逸璇:「其實我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驚訝啦,因為我們其實是一個年輕的團,然後《文武天香》算是第一次,我們在劇場做正式的,就是正式編制的歌仔戲演出,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就是也讓我們會繼續思考說,這個方向是我們可以持續嘗試,可以持續創作。」
日頭出來一點紅,講話毋好按威風。
將客家民謠撐船歌改編,在第一場戲中戲「桃花過渡」中,主角林文德跟金瑤芳對唱比拚,唱的卻是客家話。
糬樑頭。
編劇蔡依璇:「在戲中大量使用『戲中戲』的手法,展現劇中人物無法訴說的真實情感,客語也在劇中被置換成『歷州話』。」
我故鄉的歷州話,桃花你也會,當然,你故鄉的歷州話,我當然也會幾句。
挽仙桃劇團藝術監督 蔡逸璇:「如果在這個時代裡面,大家說的是臺語,那我們怎麼樣去定義,如果在裡面出現客語的話呢,我們就設定說,他其實原本是歷州人,然後於是他講客家話,那那個客家話就是我們就把它,在裡面我們就不叫它客家話,我們就叫它歷州話。」
此外這齣戲,也跳脫傳統歌仔戲中的忠孝節義,加入不少當代議題,試圖喚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挽仙桃劇團藝術監督 蔡逸璇:「我們在這個時代,或者是我們這樣子年紀的人,來創作歌仔戲的時候,我們會想的是,怎麼樣用歌仔戲,它是一個傳統的表演方式,可是它可不可以來說,現在人關心的事情,我們可不可以討論的議題是,跟現代人有關的議題。」
在歌仔戲中揉合閩客雙語,細膩創新的敘事手法,讓人看了為之一亮,也成為傳藝金曲獎中,備受矚目的年輕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