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慶祝30周年,10月6日舉辦髓緣30新書《豐生髓起》發表會,向所有的志願捐贈者、關懷志工致敬;同時首創「髓緣元宇宙」,超越時空限制,推廣醫療知識,不僅擁有AR智能解說員,民眾還可以3C用品經由「造血幹細胞捐贈元宇宙」跨平台系統,了解造血幹細胞捐贈流程及對血液疾病患者的意義,也可參與各種模擬任務,成為合格的宣導志工。
自1993年10月20日成立骨髓資料庫至今,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即將屆滿30周年。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吳彬安、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楊國梁、資深關懷志工林雪珠、南臺科技大學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教授張華城、健康醫療暨人工智慧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張萬榮、AIoT技術研發中心主任陳銘哲等人、佐臻公司總經理王獻章等人蒞會,見證臺灣造血幹細胞捐贈史新頁。
林碧玉副總執行長、林俊龍執行長、林欣榮院長等人感恩所有付出善心的捐贈者,也向志工團隊道謝,謝謝他們為搶救生命,自全臺各地串連起來。林碧玉副總執行長更細說證嚴上人為成立骨髓資料庫,行走全臺灣,號召慈濟志工的點點滴滴。林俊龍執行長指出在沒有資料庫的年代,臺灣的病人要配對到捐贈者獲得治療困難重重。
30年前,證嚴法師親自行腳臺灣宣導骨髓捐贈的意義,第一站抵臺東,志工聽到師父有一個心願「想成立骨髓資料庫」,於是那一天10月12日起開始啟動,一路從臺東而屏東、高雄,接著由南往北,各地慈濟人一呼百應,慈濟志工相信師父不會為了救一個人,而犧牲另一個人的健康。
動員全臺灣慈濟志工至今超過10957天的努力,已累計超過46萬8千筆志願捐贈者資料,共同為全球31國家地區,超過6千5百多個生命與家庭找到重生的契機。30周年慶新書《豐生髓起》即是向所有的志願捐贈者、關懷志工致敬;楊國梁主任與資深志工林雪珠也分享一路以來的篳路藍縷,也感恩所有人以愛來護持骨髓幹細胞中心。
回顧30年來,從一位血癌病患的請託,一群醫療專業有心人士的大力奔走,證嚴法師振臂疾呼,慈濟志工群起護持,卯足全力的在臺灣各地街頭巷尾宣導尋人,不僅在創立骨髓資料庫初始推動捐贈觀念困難,在配對成功完成移植的艱辛歷程也累積無數動人的故事,約到第12年,才於2005年完成1000例捐贈;直到2002年啟用周邊血幹細胞收集後,終於大大提升建檔捐贈意願。
三個十年愛流轉 生生不息
第一個10年,血清學專家與醫師們分別在實驗室與臨床上學習新技法,精益求精。當時骨髓捐贈,須從臀部兩翼腸骨抽取,捐贈者進手術房麻醉,因此謠傳甚多,引發許多民眾恐懼不敢捐贈,即使建檔的志願捐贈者也可能因家人反對而難以成行。這時期亦是志工的文創時期,他們自學自製圖說,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的在社區宣導。
第二個10年,新技術啟用,在2002年採用周邊血收集造血幹細胞,2003完成一例非親屬周邊血捐贈移植。大大提升建檔捐贈意願,配對成功的捐贈數也以每三年完成千例的速度穩定成長;且有許多捐贈者加入志工行列現身分享,解開坊間謠傳的迷思與民眾疑慮。
第三個10年,骨髓幹細胞中心與世界接軌,加入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 (The World Marrow Donor Association,簡稱WMDA),與全球同一配對平台,統一規格,捐贈規範一致性,同步建立志工教育訓練認證制度。宣導模式年輕化,善用社群網站如臉書、IG、Youtube等頻道。
危機亦是轉機
第三個10年,也是挑戰最多的一年,曾因網路不實言論攻擊,驗血活動只募到一管血,志工忍受辱罵。再來,因新冠肺炎疫情,除了不得不停辦大型驗血建檔活動,取髓、送髓均受邊境管制影響;幸危機也是轉機,改以低溫冷凍幹細胞運送,資料庫建檔也改以網路預約模式,讓救人的任務得以持續。
建檔年輕化
從1993年建立骨髓資料庫至今,雖然已累積超過46萬8千多筆志願捐贈者資料,但隨著逐年移除超過55足歲的資料,汰舊換新的速度遠不及人口老化、出生率低所帶來的衝擊,如何邀請18歳以上的青年建檔,促進資料庫年輕化,以提供優質造血幹細胞給需要移植的血液疾病患者,是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當務之急。
同步啟動髓緣元宇宙
為了超越時空的限制,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與南臺科技大學、佐臻公司合作推出髓緣元宇宙,是全臺第一個用VR元宇宙導入醫療知識推廣的醫療中心,也是全球第一個用AR結合AI虛擬解說員協助推動造血幹細胞捐贈的骨髓庫。林欣榮院長與吳彬安副院長分別體驗AR和VR。林俊龍執行長感恩南臺科大、佐臻公司的合作,結合資通訊,以元宇宙打開推動造血幹細胞捐贈新紀元。
骨髓幹細胞中心運用「AR智能解說員」,是一款在AR眼鏡上運作的軟體系統,使用者可以看見虛擬的AI解說員解說相關問題。林欣榮院長指出,他體驗到「AR智能解說員」不僅可以向民眾推廣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善舉,並解答相關問題以及釐清可能的疑惑,同時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搭配動畫、影片等多媒體互動,讓民眾、特別是年輕族群可輕易了解造血幹細胞捐贈與流程,更期待有更多的民眾因為了解加入志願捐贈者行列。
另外,「造血幹細胞捐贈元宇宙」是跨平台系統,既能對民眾進行捐贈推廣,也能提供宣導志工、醫院同仁教育訓練用。體驗後覺得很奇妙的吳彬安副院長說,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利用電腦、手機、平板或VR眼鏡連線進到元宇宙中,在虛擬的移植醫院、慈濟醫院等場域,用虛擬身分參與各項活動,了解捐贈流程,體驗造血幹細胞捐贈對血液疾病患者的意義。
「造血幹細胞捐贈元宇宙」還可以運用各種模擬任務進行宣導志工教育訓練課程。「造血幹細胞捐贈元宇宙」不僅打破時空的限制與隔閡,也打造實現各種想像的虛擬世界,以科技的力量提升捐贈造血幹細胞的推廣效益。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慶祝30周年,將在10月7、8日兩天活動中,除有關懷小組講師認證課程,公開場活動中將有13位受贈者與家人可以見到期待多年只盼見上一面的救命恩人,年紀最長的受贈者已71歲,年紀最小的只有10歲。有兩位受贈者來自海外。漫畫《與你的血緣》作者吳曉樂、星期一回收日也將蒞會分享創作造血幹細胞議題過程的因緣與感動。
撰文/劉蓁蓁、游繡華;攝影/鍾懷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