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由國家住都中心主辦的社會住宅展《我們+ 》,從9月23日到10月1日在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展出,展覽內容豐富多元,涵蓋我國數十年來的住宅政策發展、居住倡議運動的過程,以及到如今社宅開始爆發出強大量能的展現。內政部政務次長、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接受《好房網News》專訪表示,我國的社宅有現在的成果,都是過去到現在眾多人的努力、投入而累加的成果,「台灣50年來居住政策持續向前,在住宅政策發展的時間長河中,要感謝很多先進、大眾參與這個過程,才有如今的累積」。
花敬群指出,我國在1970年代為穩定經濟發展、滿足國人居住需求,而頒定《國民住宅條例》,當時由政府直接興建、以較低價出售給中低收入戶,後續「國民住宅6年興建計畫」改建眷村、興建國宅社區,一直延展到80年代、90年代,政府興建國宅盼以量制價解決房價問題。
花敬群表示,經過國宅政策的興衰,2000年政府宣布「健全房地產市場措施」,提出優惠購屋專案貸款、減輕民眾買房負擔,也振興國內傳產;後續幾年歷經《國民住宅條例》的修正,以及2010年推動合宜住宅、至2014年停止興辦合宜宅;2011年立法院三讀通過《住宅法》,明定社會住宅法源基礎,2015年林口世大運選手村轉為只租不售的社宅。
2016年蔡英文總統提出8年20萬戶社宅目標的「安心住宅計畫」,花敬群說,立法院當時三讀通過《住宅法》修正案,更完善社宅興辦機制,並保障社宅保留30%比例給弱勢族群、給予實質照顧,8年20萬戶社會住宅政策,讓國家住宅方向從需求面補助邏輯轉為供給面,政府擔起責任,直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花敬群指出,因為數十年來我國居住政策持續向前進,許多先進及大眾、政府與民間積極參與其中,大家都做出許多努力,才造就如今的社宅成果,「在這條住宅政策發展的時間長河中,不斷累加而有現在的社宅量能與成果,也很符合此次社宅展《我們+ 》的初衷及理念」;他說,大家在看待整體住宅發展要非常理性與客觀,必須觀察長期的進展及推進,而不是只看短期,「就說沒有達標、是跳票」,這是不客觀的,也沒必要。
花敬群表示,《我們+ 》的「+」也代表社宅、住宅政策將持續往前,包括公益團體與社宅的連結、提供更全面的社會保護網,照顧弱勢民眾;此外,包租代管政策將繼續擴大及細緻化,還有照顧銀髮族的安居規劃,社宅生活環境的優化、公益設施的周全考量,種種的責任與挑戰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完成,成就更美好的住宅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