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十三行「南島之音」特展 三大展區介紹豐富多元音樂文化

觀傳媒/ 2023.10.03 10:56

(觀傳媒新北新聞)【記者蔡宇辰/新北報導】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推出「南島之音-古代南島樂器特展」,展期至113年9月22日,呈現臺灣、島嶼東南亞、大洋洲以及馬達加斯加等地的南島特色樂器,介紹豐富多元的音樂文化。展場還有趣味的多媒體互動遊戲,邀你化身南島音樂人,利用展區內的樂器組成您專屬的南島樂團,創作獨一無二南島風格樂曲。

十三行博物館館長羅珮瑄表示,在文字出現之前,口語以及歌謠一直都是南島語族傳承族群知識的重要媒介,也會透過演奏天然材料製作的樂器來傳達訊息、訴說情衷,生活中無時無刻都跟音樂息息相關。這檔展覽蒐集多件臺灣原住民族以及婆羅洲、大洋洲的樂器,跨越數千公里的距離,讓大家透過這些展品,認識南島語族對天、地、人的概念。


▲南島語族使用天然植物製作的敲擊樂器。
(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特展分為三大展區,「氣的流動」展出南島語族的吹奏樂器,包括利用「大法螺」製成的號角,以及臺灣原住民族的竹製排笛、鼻笛等。「身的律動」則介紹透過身體律動而發出聲音的樂器,像是世界許多地區都擁有的口簧琴,也有來自東南亞、馬達加斯加的撥弦樂器,這些樂器造型極具民族特色,富含宗教及歷史意義,許多已成為當地的文化象徵。「力的震動」展現多樣敲擊樂器,例如東南亞的竹琴、臺灣原住民族的木琴、大洋洲的葫蘆樂器,還有來自婆羅洲的大型銅鑼木鼓。

十三行博物館表示,印尼、馬來西亞等地的南島語族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發展出以鑼鼓為主的敲擊樂團。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尼的甘美朗(Gamelan),由鑼、鼓、笛、銅片琴、弦樂器等組成,用於各種宗教儀式和慶典中,有時也會伴隨舞蹈和皮影戲,是印尼重要的宮廷與宗教音樂。十三行館藏的婆羅洲伊班族「排鑼」以及「掛鑼」是本檔展覽中最「重量級」的樂器,做工十分精細,不但是演奏樂器,也是傑出的工藝作品,非常值得一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