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2023企業應變核心能力調查報告發表 近五成科技、媒體及電信業認為具《前瞻力》 三成工業、製造業產業認《覺察力》不足

中央社/ 2023.10.02 16:2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002 16:20:04)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台灣董事學會今(2)日共同舉辦「2023企業應變核心能力調查報告發表-國際新秩序中的思維與韌性研討會」,針對KPMG安侯建業創建的《企業應變核心能力解析》系統,從20個構面切入,訪問175名企業高階主管,分析處於當前變動經營環境下,前瞻力、開創力、數位力、覺察力及回復力等五大能力表現,透視企業面對國際新秩序之領導及脆弱環節。

KPMG安侯建業國際新秩序整合策略辦公室主持會計師劉中惠說明,「2023企業應變核心能力調查報告」結果發現,在滿分為5分的評量中,受訪企業自評對於《前瞻力》的平均分數達到3.67,為五力中得分最高者,反映出靈活與彈性是台灣企業最大的優勢;其中,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評分4以上者達到46.5%,表現優於其他行業。在滿分為5分的評量中,受訪企業對於《覺察力》的自評平均分數僅達3.47,為五力中得分最低者,反映出企業面臨環境變化,對於是否能主動尋找且識別重要而攸關的資訊,以避免做出錯誤決策,顯得沒有把握。工業製造業於《覺察力》的自評結果相對 其他行業較為滯後,平均分數僅達 3.31 分,當中,接近三成受訪企業自評分數更是低於 3 分。

劉中惠說,面對國際政經情勢快速變化、國際法令牽動既有布局,再加上氣候環境變遷影響,企業永續經營已成新顯學,企業當前身處全球供應鏈,資源分配的戰略上需更連貫及全面,將永續發展所帶動的外部風險與機會納入商業決策中。國際新秩序下接踵而來大環境變局,為企業帶來挑戰也是機遇,企業可藉由企業應變核心能力系統為自身企業盤點優劣、強弱,作為突破多變市場挑戰的利器。

三商家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光隆指出在這個充滿未知和挑戰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簡單和專注至關重要。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企業的定位,深刻理解自身的核心價值和競爭優勢。這是制定合適的願景、使命和策略的基礎。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還需要在各個部門之間實現協同合作,共同制定策略地圖。確保整個組織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同時,我們需要設定關鍵結果領域(KRA)和關鍵績效指標(KPI),以確保組織的運營方向與績效評估保持一致。這不僅有助於增強橫向溝通,更能減少組織內部信息孤立的現象。透過與各個部門和團隊間密切合作,我們可以更精準實現共同的目標,避免在未明確公司定位等方面情況下,盲目進行投資或改變經營定位而付出徒勞的代價。總結,明確自身定位,制定相關的願景、使命和策略,推動各部門協同合作制定策略地圖,以及設定KRA和KPI,這些都是實現此目標的關鍵步驟。

台灣投資人關係協會理事長郭宗霖表示,企業發展都需要人才,而台灣各行各業缺工情況都非常嚴重,但企業所謂的「缺工」,缺的是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員工。企業甚至缺的是跟一起打拚的「伙伴」,企業主都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感慨。所以企業如何創造自己吸引人才的條件,讓員工有共同的願景一起打拚,才是留才的關鍵。以最傳統的霹靂布袋戲為例,透過企業上櫃,吸引更多的人才,才能不斷創新並國際化;再以上週興櫃的大井泵浦為例,一家在台灣發展56年的企業,也是透過資本市場的歷程,讓更多創新及管理人才進入公司,不僅加快打開國際市場的速度,更讓研發人員有目標地跨入電動車及AI散熱領域市場。企業一定要透過優化資本,創造更好的就業環境並明確企業目標,才能在多變的市場中,讓企業永續發展。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指出,碳權交易所將有碳諮詢、國外碳權買賣、國內碳權交易三大營運項目。國內的碳權交易將配合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法的開放進程,分階段設立不同的交易機制,以符合政府政策並切合企業減碳需求。而所謂的碳權概念股,應該檢視三大重點:一、企業本身是否有碳權?二、該碳權是否符合國際規則並取得政府機關的認證,必須是「有品質的碳權」;三、該碳權能否上架開放交易買賣。未來在台灣能交易的碳權,必須取得環境部的認可,確認其透過適當方法學而取得的碳排放減量是禁得起考驗的,才能獲核發碳權。企業應盡力減碳直至無法再削減、再使用碳抵減工具,碳抵減可謂是企業淨零的最後一哩路。

KPMG安侯建業風險顧問負責人朱成光表示,當永續經營ESG議題持續發光發熱,多數企業亦緊鑼密鼓建置與環境保護及社會責任有關的優化措施。然而,治理面向的議題,可以思考為環境面向與社會責任面向的發展基礎,且應該考量風險為導向的基礎。朱成光說,所謂風險為導向的基礎,在於企業須先辨認經營環節中所有可能面臨的風險議題,並就相關風險議題分類分級,以投入不同程度資源去提升企業永續經營機制。

截至2023年止,世界經濟論壇特別在風險報告書中指出台灣未來的重要風險議題涵蓋地緣經濟對抗、快速和/持續的通貨膨脹、傳染病、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事件及嚴重的商品價格震盪等五大面向,因此,就風險導向為基礎方法上,他建議企業可以思考將上述五大風險透過企業風險評估方法論,去辨認企業內部風險細項,並就辨認出的可能風險細節,擬定相對應的風險抵減策略與措施,以有效的降低風險帶來企業營運持續的衝擊。所謂的企業風險管理方法,亦即採風險導向為基礎的方法,透過風險的辨認後針對風險進行:風險規避、風險轉嫁與分享、接受、降低與緩和或轉換風險危機為機會。

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服務主持人暨管理顧問部執行副總劉彥伯指出,Covid 19及俄烏戰爭造成供應鏈的斷鏈影響,已經轉變成中美貿易地緣政治對供應鏈的選邊效應。生產據點的多樣化已成為提升供應鏈韌性的必要策略,尋求中國+N更是台商避險的顯學,其中,高達55%的台商選擇南亞與東南亞國家作為+N的遷移標的,另有高達68%選擇一個以上的多元國家與區域,來降低供應鏈的風險!除了多元的生產基地,因預測失準造成的供需失調與庫存過剩,是產業面臨的一大課題!如何建構有效的多緯度數據蒐集庫,進而培養數據建模、運算、分析與決策的能力,將是供應鏈韌性提升的關鍵。另外淨零碳排驅動的綠色供應鏈碳足跡、碳權與碳稅計算,將驅動企業對於新技術、新產品與新市場創新商業模式的投資。

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指出在高速變動的市場挑戰環境中,企業經營者須專注於打造一個在市場上取得成功、以人為中心的組織。因為,不論產業與企業規模,取得市場上的成功是一間企業持續經營與創造未來機會的唯一要件。而所有成功都是事在人為–透過員工,企業才能提供給客戶好的服務和價值、為投資人帶來績效。企業領導者須強化員工價值主張以留才,具體面向可從塑造員工體驗、闡明企業未來願景、透過數據產生員工洞察、打造未來人才藍圖等四面向下去做布局。透過這樣的方式,再開始拓展企業在數位轉型的各個核心技能,持續優化產品、服務,為客戶、股東創造永續價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