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全家團圓的日子,除了賞月烤肉之外,在雲林縣崙背鄉的崇賢寺,則有「澹仔火迎暗境」活動,邀請民眾一起舉火把,仿效先人為村莊巡邏守望,將光明送至每一戶人家,而地方也計畫將這項傳統民俗,申請為雲林縣的無形文化資產。 3、2、1,點燈。 廟方人員和來賓一起點燃巨型火把之後,「澹仔火迎暗境」活動正式展開。在神轎的帶領下,民眾拿著火把展開夜巡祈福,有人專程從外縣市回娘家,感受小時候的回憶。 民眾 李小姐:「我是從桃園回來,來參加這次澹仔火活動,很開心因為這是我們,30幾年前我們小時候就有的回憶。」 崙背鄉崇賢寺主委 蕭明賢:「這個民俗已經傳承、傳承這個差不多140年的歷史,我們的村它是港尾村另外一個部落,它4鄰,走應該差不多4公里左右。」 每年中秋節晚上,崙背鄉崇賢寺會舉辦迎暗境活動,這項傳統民俗已有上百年歷史,廟方也向雲林縣政府申請,列為無形文化資產。 崙背鄉公所祕書 廖坤猛:「1戶1支火把大家都出來,很合作這個精神,也是當地信仰的一個依託,傳承時間久有無形文化資產的價值,我們今天縣政府也有申請,請文資局下來認定。」 臺中教育大學教授 林茂賢:「它象徵就是鬼月已經結束了,那些老大公好兄弟祂們應該要,回到陰司地府,所以在中秋節這天,我們水汴頭的觀音佛祖來巡視看看,地方上是否還有一些逾假不歸,所以在全臺灣來講,算是最特殊的一個地方。」 崇賢寺的澹仔火迎暗境,是詔安客家文化節重要活動之一,地方也期盼,能成為縣內無形文化資產,藉此爭取更多民眾認同參與,將這項百年傳統民俗,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