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與拿破崙有哪些淵源?來聽聽這個故事;圖/雄獅旅遊
拿破崙在1799年11月9日發動政變奪權,人們普遍認為,這是法國大革命的必然結果。他為大革命追求的理想貢獻良多,然後又背叛了大革命。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已經是六年之前,恐怖統治全面來襲,然後退去,督政府(Directory)來了又走。現在,這位來自科西嘉的小貴族子弟,坐在羅浮宮西邊半英里外的杜樂麗宮裡,臉上帶著新主人的神情,從新寓所眺望窗外。他還沒有成為皇帝,還要等到五年之後才會榮寵加身,但他已經像個皇帝了,為了討好妻子約瑟芬(Josephine),她睡的床邊掛著《蒙娜麗莎》,另一邊掛著霍爾班的伊拉斯謨斯肖像。
羅浮宮這一帶,向來是拿破崙運籌帷幄的中心。1795年10月5日這一天,在距離羅浮宮最西端馬桑塔樓數百英尺的聖多諾黑街上,他於聖洛克教堂(Saint Roch)前制伏了保皇派的騷亂,將大革命推進所謂督政府時期,也大大清除了執政之路的障礙。不久,他便揮軍征討義大利,戰事從1796年進行到1797年,接下來他在1798年至1801年間出兵埃及。從這兩場戰役裡,他帶回成千上萬件藝術品,使羅浮宮的收藏量暴增。就連他發動奪權政變,也就是著名的霧月十八(eighteenth Brumaire)事件,也是發生在杜樂麗宮,他在這裡發動突襲,迫使議員任命他為第一執政。
從發動政變到1815年失勢,這十五年的時間,拿破崙多半居住在杜樂麗宮裡,除了帶兵參戰,或小憩在傾覆王朝的某個行宮裡。他首度品嚐羅浮宮的魅力,是在1797年12月20日,剛從第一次義大利戰役裡凱旋歸來,出席在大長廊專為他舉辦的豪華宴會。羅貝爾的一幅油畫記錄下這個場景:一張長度難以想像、鋪上潔白亞麻布的長桌,包夾在兩道暗沉、灰綠的牆壁之間,一路朝著無限空間裡的消逝點延伸。然而這類宴會不可能經常舉辦,因為食物和燭台煙霧都會對長廊造成危害。
三年後,1800年的聖誕夜,拿破崙極其幸運躲過一場暗殺,地點就在現今的侯昂塔樓附近。拿破崙在杜樂麗宮庭院—現在是一片草坪,朝杜樂麗花園的方向呈放射狀排列—登上馬車,往北朝著法蘭西喜劇院(Comédie Française)的方向前進,準備欣賞海頓的神劇《創世紀》(Die Schöpfung)。拿破崙由執政府衛隊騎兵(cavaliers de la garde consulaire)引導先行,後面 跟隨約瑟芬和她妹妹的馬車。馬車隊東行到卡魯賽廣場,然後沿著聖尼凱斯街往北。他和屬下渾然不知,布列塔尼的保皇派抗爭組織「舒昂黨人」(Chouan)已暗中部署了一種稱作「地獄機器」(machine infernale)的自製炸藥—在木桶裡裝滿火藥、子彈、釘子,再以短管霰彈槍從遠處引爆炸藥。但由於一些估算錯誤,引爆時間比預期晚,讓拿破崙一整隊人馬得以平安通過。但爆炸仍然重創了整個羅浮區,當時這裡已經是全巴黎最繁忙、人口最多的地區。多達二十二名男女和兒童身亡,傷者更不計其數。幾棟位於卡魯賽廣場和附近的房子也遭受波及。諷刺的是,這場出其不意的爆炸案,竟大大幫助了這塊區域清空,為羅浮宮北半側的大規模建設奠定下基礎。
十年後,拿破崙在羅浮宮體驗了一場真正令他開心的活動。他牽著第二任妻子瑪麗-路易絲(Marie-Louise)的手,從杜樂麗宮一路穿過大長廊,來到方形沙龍,交換婚姻誓約。班傑明.齊克斯(Benjamin Zix)的油畫記錄下當天的狀況,上萬名群眾塞滿了整條大長廊,爭睹這對帝國佳偶從他們面前經過。即使在今日的夏季旅遊高峰期間,羅浮宮的遊客總是絡繹不絕,但這場典禮仍然可能是大長廊四百多年歷史裡聚集最多人潮的一次。
作者: 詹姆斯.賈德納
本文內容出自:《羅浮宮800年:世界第一博物館神祕複雜的身世、收藏、建築、歷史全故事》,由原點授權轉載,並同意修訂標題。
===================
編輯/廖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