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減緩全球氣候變遷,從綠化環境開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與臺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大台中分會跨域合作,27日攜手「行動減碳,手植臺灣原生樹木」植樹活動,前副總統呂秀蓮特地出席,大家一起種下科博館植物園培育的臺灣原生植株,期許延續原生植物保存、發揮固碳效益,帶動大眾參與植樹減碳的良好風氣。
臺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創會總會長呂秀蓮親自出席活動,她表示今年是921地震24週年,災後重建她親自下鄉輔導災區重建54次,號召企業一起賑災、不斷召開座談會。憶及當時車壟埔斷層保存園區開幕就是她來剪綵,與園區很有緣份,當時想要保存下來最重要的用意是「為世界保存一個大自然反撲的慘狀」。現在面臨全球暖化,更提醒我們要敬天、惜地,今天的植樹儀式,呂秀蓮親自栽種科博館準備的「天竺桂」,她說這提醒她要常回來看看、幫它灌溉。
車籠埔斷層園區與國際職業婦女協會大台中分會期許延續原生植物保存。(國立科博館提供)
活動由臺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大台中分會長黃玲華帶領多名會友,種下對地球的一份心力。黃玲華在科博館植物園擔任導覽志工逾20年,她熱情講解樹苗背後的故事,也期待這次活動能拋磚引玉,種植更多樹木,達到森林碳匯的效果。
呂前副總統提醒大家敬天惜地。(國立科博館提供)
科博館長焦傳金表示,科博館植物園明年將迎接25週年園慶,我們有植物專家從事育種、研究工作,園區保存臺灣中低海拔的本土樹種,是國內培育臺灣原生植物的重要單位。面對氣候變遷嚴峻考驗,感謝婦女協會捐贈認養植樹、協助後續園藝養護,呼籲各界持續關注氣候異常現象,即刻加入善待地球的行列。
科博館植物園科長胡維新指出,植樹是有效減碳、減緩氣候變遷的方式之一,樹木進行光合作用可捕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二氧化碳「碳合」成木質纖維,達到長期固碳。
胡維新說,依適地適木原則選擇天竺桂、象牙木、蘭嶼馬蹄花、山枇杷等10餘種培育多年的臺灣原生種植栽,這些本土樹種經過長期演化,具有適應當地氣候條件、抗病蟲害能力強、生存率高等優點,不僅美化景觀,也提升園區戶外空間固碳成效。
車籠埔園區科長詹文碧表示,園區戶外空間遼闊,將持續善用廣大戶外綠地,感謝竹山鎮公所贊助有機肥,利用廚餘變身有機土,作為未來植株養護,用行動呼應環境永續的理念。
車籠埔園區也與台電長期聯手推廣能源教育,投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優質教育、氣候行動、保育陸域生態及多元夥伴關係等目標,期許與園區內電塔、追日太陽能板、發電搖椅串聯,打造環境教育重要場域。
捐贈儀式眾賓雲集,臺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輔導名譽理事長何淑子、南投縣竹山鎮長陳東睦、多位科博館主管同仁皆到場參與,一同種下臺灣原生種樹木,以行動響應節能減碳。
更多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