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嚴重糖尿病足險截半條腿!醫師:3點評估糖尿病患保住下肢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3.09.26 09:56

糖尿病患者要特別留意小傷口,否則嚴重感染時恐會面臨截肢的風險!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國人罹患糖尿病的盛行率近11%,平均每十人就有兩名病人因併發糖尿病足、潰瘍等慢性傷口而遭到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是相當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

嚴重糖尿病足險截半條腿!醫師:3點評估糖尿病患保住下肢

萬芳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邱文寬說明,糖尿病糖友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起周邊血管硬化與阻塞,再加上血液循環與免疫系統也比較差,傷口原就不易癒合,受到細菌感染的機率更會大幅提升。而慢性困難傷口如褥瘡、靜脈潰瘍、周邊動脈阻塞等也都相當常見。

3點評估糖尿病患保住下肢

邱文寬也分享,疫情期間輾轉收治1名居住偏鄉的年長糖尿病患者,送到當地醫院急救時發高燒意識昏迷,原以為是確診COVID-19,後來經過詳細檢查才發現腳背處的傷口嚴重潰爛,起初判定需要截掉下肢,不過在轉診到萬芳醫院後,經團隊及時安排清創手術引流膿水,以及評估血糖、血管是否通暢與感染指數這三項數據後,病人僅需切除幾隻腳趾頭,免於失去下肢的命運,現如今透過復健也可以藉由拐杖慢慢行走。

發現傷口惡化表現盡快就醫

一般傷口照護若遵守傷口照護四要點,清創、上藥、包紮、更換,多數能如期癒合,邱文寬提醒,如果傷口周圍紅腫、發熱、惡臭以及發燒甚至呼吸急促時,很有可能是傷口惡化的表現,切記要盡快就醫處理。

提高傷口復原時間新治療

而以往治療傷口的常規方式是以清創壞死組織與抗生素治療為主,常見新一代治療方式如注射表皮細胞生長因子或幹細胞治療,前者是由人體分泌具有強效活性的生長因子,促使表皮細胞規律生長、刺激代謝,加速傷口癒合,後者則由人體脂肪抽取培養後注射到患部,活化傷口附近殘餘的組織細胞,促進周邊組織生長和血管增生,兩者均能提高傷口復原的時間,民眾都可依照需求與整形外科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法。

👉推薦閱讀:全台220萬人罹糖尿病,小心「壓」出糖尿病!營養師教3招抒壓控血糖

【延伸閱讀】

臉部像觸電般抽痛…小心三叉神經痛找上門!醫師教3招降低風險

乳房疼痛有腫塊,乳癌一定中鏢?雷秋文醫師:7個好方法,遠離乳癌風險

肥胖的人可以吃柚子嗎?高敏敏營養師:6種人吃柚子要小心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3/925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