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我有話說》三黨不過半的準內閣制?

優傳媒/ 2023.09.24 06:09

藍白競選最高的目標是「下架民進黨」,然而「下架民進黨」口號喧天價響,都還沒有勝選,藍白總統候選人仍長期處於民調劣勢中,只見藍白陣營開始起心動念於「分官封爵」或「利益交換」。此時此刻談什麼甚「責任內閣制」與「聯合政府」,純屬浮誇的假議題!(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世澤(資深媒體人)

 

柯文哲最近提出「聯合政府」的倡議,呼應朱立倫的「責任內閣制」。一般觀察,下屆立法院三黨不過半的機會很高,民眾黨最多只有七八席到十幾席,不會過半。總統看好賴清德可能當選機率高,然而國民黨在國會立法委員當選席次可望最高,便形成朝小野大之局面。

 

「聯合政府」或「責任內閣制」如果真能實現,朱立倫可能就會順理成章擔任類內閣制的行政院長,而各部會首長可能按國會席次的比例,由三黨分派。

 

不過陳水扁初任總統時,任命國民黨籍的唐飛為行政院長,是台灣首次「聯合政府」實驗的雛形,可惜這種「聯合政府」實施沒多久即宣告夭折。

(圖/取自網路)

一個民主國家的政治體制最重要的精神不是在「內閣制」或「總統制」, 而是在「三權各自分立」,同時又「三權互相制衡」。簡言之,民主的政治體制是「權責相符」。台灣目前的憲法仍明文規定,行政院長是最高行政首長,看似「內閣制」。但是自從台灣的總統改為直選之後,總統的權力最大,總統保有任命與撤銷任命行政院長之權力,看似「總統制」,其實都不是。

 

台灣的總統既然掌握最大之權力,施政之成敗,總統卻不向國會負責 (等同不向人民負責),又不受國會 (或監察院及法院)之監督,儼然成為獨裁式的總統制,根本違背了「權責相符」的政治體制。

 

 台灣的總統權獨大,更違背了民主國家政治體制的「三權各自分立」,同時又「三權互相制衡」的基本原理與精神。所以台灣的憲政體制談修憲,是否改成「內閣制」或「總統制」,已經討論幾十年了,迄今仍無具體之共識與結論,根本原因是在總統權力的獨大與權力慾望的作祟。

 

權力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是現代民主國家的政治體制,其設計將各種國家的公權力分散,不使其集中在單一機關內,讓這些分立機關產生互相制衡作用。英國的哲學家洛克及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先後提出的「三權分立」,可以使一個國家從人治轉向法治,是民主國家發展的重要階段。

 

「三權各自分立」,同時又「三權互相制衡」,達到避免政府濫用權力之目的,是當前民主國家最重要的政治原則和政治制度。蔡政府執政近八年了,因為蔡總統權力獨大,各種貪污舞弊,黨政不分,施政不公開、不透明與黑箱作業,網軍與東廠橫行,又箝制新聞自由。

 

三權分立不彰,又無法互相監督與制衡,因為蔡總統的權力無所節制與制衡,任意妄為,遂導致政府施政效能低劣,弊端叢生,民怨四起。

(圖/取自網路)

朱立倫日前拋出「政黨輪替大聯盟」想法,力求藍白整合,近日又提出憲政體制要改革,走向「責任內閣制」,唱和柯文哲的「聯合政府」構想,實際上朱柯兩人根本不懂民主國家政治體制的「三權各自分立」,同時又「三權互相制衡」的基本原理與精神,亦不瞭解民主政治體制「權責相符」的精神。

 

朱柯拋出「責任內閣制」與「聯合政府」構想,只是一時選舉的政治考量,是「一石二鳥」的陽謀,想要在藍白合作上企圖要邊緣化郭台銘,朱柯不想與郭合作,將郭是為假想敵,則是藍白陣營在選舉戰略上所犯下最大之錯誤。

 

藍白陣營從「責任內閣制」的「聯合政府」裡,各取所需的政治職位與利益。朱立倫與柯文哲心裡盤算的是贏得中央政權後的利益分配。

 

藍白競選最高的目標是「下架民進黨」,然而「下架民進黨」口號喧天價響,都還沒有勝選,藍白總統候選人仍長期處於民調劣勢中,只見藍白陣營開始起心動念於「分官封爵」或「利益交換」。此時此刻談什麼甚「責任內閣制」與「聯合政府」,純屬浮誇的假議題,甚是可悲!倘若藍白陣營勝選執政後,台灣未來是否要修憲,朝「內閣制」或「總統制」的體制,是否能凝聚朝野之共識,謀求國家之長治久安?

 

國家未來發展的理念與政策是甚麼?台灣產業與經濟要如何轉型與向上提升?台灣的重要的能源政策為何?如何確保兩岸之永久和平??這些重要的議題應該是未來執政後努力治國的新方向,而非只是一時的選舉權謀或策略,只想到權位或利益的分配!                                                                                                                                                                                                                                                                                                                                                                                                                                                                                                                                                                                                                                                                                             (作者言論代表本網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