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臺南慈中山野教育 師生共學樂享安全登山趣

慈善新聞網/ 2023.09.24 09:54

精彩的講座啟發了不同層面的思考,會後,許多同學留下來跟蘇老師請益。

       臺南慈濟高中山野教育社群教師於9月22日下午邀請到「北大武熟客」──高雄市新興國小體衛組長蘇峰賢老師,進行兩小時「登山安全與登山趣聞」環境教育講座。與會除了奧逗兒遊山趣、生活中的地科多元選修課程師生,還有對登山有興趣的老師,齊聚在此共襄盛舉。

       桃紅色POLO衫、黑色運動機能短褲,蘇老師以一身鮮豔,襯托他長年親山的古銅色肌膚。結實的小腿肌群,更印證登頂臺灣百岳超過55座的實力,其中包括玉山4次、雪山5次、南湖大山2次、奇萊北峰2次等。蘇老師最常造訪北大武山,從1993年至今,已經累計超過190次的造訪紀錄,堪稱是這座屏東唯一超過3000公尺百岳的「熟客」。

教務處張齡之主任感謝講師,為師生帶來精彩的環境教育講座。

       「日本國土比臺灣大,但臺灣擁有比日本還多的百岳,高達286座以上。」這個數字超乎現場多數師生的想像,老師詢問在座28位同學,約5、6位有登山經驗。老師介紹了臺灣山岳分級、登山小史,提到以「馬特洪峰」(Matterhorn)山脈圖案為包裝的瑞士三角巧克力,以及山頂三角點的由來。「日本人為了準確測量臺灣,在兩千多個山頭立基石,測量人員必須背50到100公斤的石頭上山。」蘇老師補充。

       首先,談到「登山安全」的新聞議題。早期交通不便,到達百岳需要花很多時間;現在裝備與交通一日千里,但山難發生率並未降低,為什麼?「因為人心變大了。」蘇老師說。再安全的山路,都會因身體不適、遇到大白牆、下雨失溫、黑夜降臨而提高危險。登山者基本功不夠、不會用離線地圖,一旦遇到大自然變化迅速,加上心理緊張,將影響找路判斷力。

       「頭部是吸熱快、散熱也快的部分。」蘇老師現場示範戴頭巾,強調頭部容易失溫,上山後頭巾不可離身。老師以朋友為例,說明即使在平地矯若遊龍的三鐵高手,也會因為頭部保暖不當,隔天頭痛導致無法爬山。

       老師特別強調「登山333原則」:3小時失溫、3天缺水、3周未進食將危及生命,不能疏忽保暖的重要。登山要穿對,行進時熱氣若排不出,會導致流汗虛脫。吸濕排汗又保暖的洋蔥式穿著,才會讓身體達到熱平衡,維持行動效能。

講師帶來了很多個人裝備,分享登山安全的重要條件。

       其次,在「登山趣聞」分享方面,「有次沒注意原住民獵人的陷阱,自己意外被捕獸夾夾到,幸好穿雨鞋,可以平安脫困,後來再用粗木頭才救回雨鞋。」這一、二十年,出身屏東的蘇老師已走過屏東各個部落,關注原住民狩獵文化。老師說自己喜歡跟年紀差距大的朋友進行戶外活動,無論是陪學生登山圓夢、運用學生帶回的運動觀念改善效能,還是記錄癌友夫妻為健康共攀百岳、鼓勵截肢者為理想爬山,老師都滿載著分享的熱情,繼續推廣登山、助人圓夢。

       「最難的山路並不是最高的地方。」蘇老師舉魯凱聖地──小鬼湖和大鬼湖為例,強調要平安上下山,基本觀念、基本裝備、體能鍛鍊,三者缺一不可。平時找安全的地方鍛練。耗力指數(EP值)可用來評估登山難度,例如:A山來回10公里,總爬升1000公尺,EP值為20。如果平時練的是來回4公里,爬升100公尺,EP值為5的B山,要爬A山,就必須有4倍的訓練計劃。

       老師舉了捷克籍跑山獸Petr的例子,提倡練速攀的好處。只要有系統、有心去學,就會進步。當準備越夠,在安排登山計畫就越有彈性空間。「我上午爬完山,傍晚就能回家陪伴家人。」登山養成的充沛體能也可讓自己應付繁忙的平日。

講座結合多元選修課程,師生熱情參與,更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會後,許多同學留下來跟蘇老師請益相關問題,老師對於學生提出的一些深度問題讚不絕口,直說學生表現得很好。高一和氣周納生同學表示:「如果有機會我會想去爬桃園的拉拉山,因為山上自然生態豐富,有十分多的昆蟲吸引我。」身為昆蟲愛好者的他期待未來的親山經驗能結合生物興趣。高一感恩徐丞宗同學回應:「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三角點可以用來讓我們知道山有多高,但以現在來看,沒辦法想像要背100公斤的基石上山。」高一和氣王浦穎同學從老師的分享學到很多爬山知識,千萬不能小覷了大自然的態度,他說:「最吸引我的,還是老師講的一些登山故事,像是因為遇上了颱風,導致在山屋住了48小時。又或是跟著原住民打獵。」他說蘇老師成功的讓他對爬山這項運動大大改觀。高一合心李芳蓁同學提到:「山脈不只可以療育心靈,還可以順便『健康檢查』,大自然真的好神奇。」高一包容施品瑄同學也說:「其實登山並不是一件難事,最重要的是萬全的準備。」

       蘇老師說,今日分享,期許自己能當大家的引路人。一幀幀珍貴美麗的山岳照片,如小關山的神池、最美的高山池畔大水窟山屋,都細數著山水地貌的變遷。老師分享歷年登山美照,以一組玉山圓柏前後差異的對照,帶領我們思索樹形的變化究竟來自雪壓摧折?還是人為不慎?更提醒我們:景觀若要永續,就在於是否落實環境教育。

(撰文:鄭沛文/攝影:郭佳評、賴碩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