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是「對身體有益的好菌」,能保持菌叢的平衡、維持消化道機能。因此,益生菌向來予人「健腸又護腦」的印象。但是,國外研究發現,長期服用益生菌,可能引發「D-乳酸中毒」,出現大腦思考混亂、注意力不集中和脹氣等症狀。究竟什麼是「D-乳酸中毒」呢?人們該不該繼續服用益生菌呢?快看營養師怎麼說!
常吃益生菌可能D-乳酸中毒!?美國研究引發熱議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說明益生菌(Probiotic)是活的微生物,當攝入充足的數量時,對人體可產生一種或多種經過論證的功能性健康益處。而在台灣,目前有許多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審核,通過健康食品標章認證的益生菌產品,大多主張人體的消化道內存在著數百種細菌,適度補充益生菌產品可以增加腸道益生菌,幫助腸道維持穩定的正常菌相生態,進而避免便祕、下痢等消化道不適。
不過,美國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大學(Augusta University)研究發現長期服用益生菌,可能引發D-乳酸中毒(D-lactic acidosis),暫時性地讓大腦思考不清楚、注意力也無法集中。此研究一發表,引發長期有服用益生菌習慣的民眾恐慌,並且讓「補充益生菌是否有必要」的議題再度備受討論。
👉推薦閱讀:益生菌、魚油減重好幫手,是真的?專家分析10大減肥食物
「D-乳酸中毒」可能原因不只一種
想要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先來瞭解什麼是「D-乳酸中毒是」吧!臨床上,D乳酸中毒是一種不常見,但很容易被忽略的代謝性酸中毒,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師尤偉銘表示,一般來說,健康的腸道代謝不容易發生D-乳酸濃度增加,大多數發生於小腸切除導致吸收不良的時候。小腸切除後造成醣類代謝過程對於容易發酵的醣類吸收不良,大量的醣類進入大腸而發酵成D-乳酸,就容易導致D-乳酸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D-乳酸中毒的原因,除了可能是益生菌吃太久,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建議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再正確歸因。而根據2010年一篇由腎臟科醫師張佑銘和楊垂勳發表於《內科學誌》的研究,內容就提到下列6種情況也可能導致體內D-乳酸濃度增加:
6種情況可能導致體內D-乳酸濃度增加
1.產生D-乳酸之腸道菌存在。
2.將D-乳酸轉化成短鏈脂肪酸的正常腸道菌減少,例如:大腸桿菌。
3.某些抗生素(如: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或益生菌素(如含有乳酸菌的表飛鳴)。
4.腸道中的酸性環境。
5.腎臟功能不全。
6.維他命B1缺乏。
保健腸道一定要靠益生菌?其實,你可以吃這些
瞭解了D-乳酸濃度增加的原因不一定全是吃益生菌的錯後,雖然可以讓人稍微安心一點點,但也不免讓人重新思考:人人都有補充益生菌產品的必要嗎?保健腸道一定非靠益生菌不可嗎?
👉推薦閱讀:益生菌抗過敏,吃對了嗎?徐世達醫師:3個黃金時期效果好
1.膳食纖維
根據英國一項動物實驗發現,益生菌可以降低腸道中腐生菌數量,並干擾致癌物質攻擊正常細胞的危害,而膳食纖維則有助於腸道益生菌的增加,同時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體積和加速排出體內致癌物質,從而減少食物中致癌物與大腸接觸的機會。因此,保健腸道不見得要靠益生菌產品,日常飲食均衡、多攝取膳食纖維食物,也能讓腸道裡的好菌多多喔!
尤偉銘營養師補充,事實上,腸道中原有的益生菌喜歡吃膳食纖維,進而產生短鏈脂肪酸,這類短鏈脂肪酸就能抑制腐生菌的生長,因此腸道益生菌越多,身體就越健康。而這些可以讓腸道中原有好菌增加的膳食纖維食物,有個特別的名字,就叫做「益菌生物質」。
目前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25至30公克的膳食纖維,民眾不妨多攝取以下常見「益菌生物質」,包括:全榖雜糧,像是糙米、五穀米、南瓜、山藥、地瓜、紅豆、綠豆、薏仁、全麥製品等;蔬果類,像是大蒜、地瓜葉、花椰菜、高麗菜、芹菜、菠菜、茄子、胡蘿蔔、牛蕃茄、金針菇、苦瓜、青蔥、甜椒、蘋果、葡萄、香蕉和鳳梨等,來幫腸道原有的好菌助陣,更有效地促進腸道菌叢平衡,防止消化道鬧脾氣吧!
2.發酵食品
除了膳食纖維食物要吃夠之外,另外,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對身體健康有益的發酵食品,例如:優酪乳、優格、乳酸菌飲品、泡菜、納豆、味噌、豆鼓、起士、紅酒、甜酒釀等,裡頭的益生菌也相當豐富,適度攝取也有保健腸道健康的效果!
【延伸閱讀】
擊敗減肥停滯期,關鍵是「這個」!謝馥如營養師:飲食6原則,提升基礎代謝
減重宵夜吃「鹹水雞」,也行得通?李婉萍營養師:挑選3大原則不怕胖
大腸息肉增大腸癌風險!揪出6大高危族!康涵菁中醫師:按3大穴位保護腸道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924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