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你了解你的孩子嗎?當被孩子拒絕後⋯爸媽該懂「5方法」開啟對話

優活健康資訊網/媽媽寶寶 2023.09.22 14:00


孩子第一次明確對你說「不要!」是什麼時候?當下被拒絕的你又有什麼感覺?是有點難過、開心、擔憂⋯甚至是帶著一些些憤怒?這些情緒都會影響到你下一句對孩子的回應,以及你們的長期相處模式,或許可以參考以下專家建議,用「5方法」開始與孩子好好對話,才不會演變成以後彼此有話都不敢說出來⋯



小寶貝越長越大,從總黏在爸媽身上到開始盡情探索,一切都是如此正向、自然,直到他說出第一句「不要!」表示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並對世界有了不同認知;於是我們循循善誘,希望孩子朝著「我們覺得對的」方向前進。

延伸閱讀:
「我以你為榮」別對孩子直接說,親子溝通更有效?爸媽必學「讚美4技巧」



你的父母也完全了解你嗎?

小兒職能治療暨親子作家黃彥鈞分享,在幾場演講中,他曾經問台下爸媽:「你覺得你了解你的孩子嗎?」不少家長自信滿滿地舉手,還有人說:「我生我養的,每天相處,我怎麼會不了解?」

於是他又問:「你覺得你的爸媽了解你嗎?覺得有了解的可以舉手嗎?」結果舉手的人比起先前少了一大半,甚至可以說,真的不多。

他再問:「所以會不會你的爸媽也覺得很了解你,結果其實沒有?」黃彥鈞表示,當下彷彿隔著口罩他都能感受到一股尷尬氣氛。

延伸閱讀: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壓力?專家揭親子溝通「真實情境」:先做1動作



別讓愛演變為情緒勒索

因此他也想問問大家:「你覺得你跟你的孩子合得來嗎?」、「你覺得你跟你的父母親合得來嗎?」黃彥鈞坦言,老實說,真的有可能彼此不了解,也可能一輩子都合不來。

磨合的過程如果總是把對彼此的付出(照顧多辛苦、做了什麼事、內心有多愛)拿來講,甚至搬出「本來就天經地義」的強權式觀念,就可能演變成情緒勒索,磨合也會無效。最後只能遠遠遙望,距離產生美感,相見不如懷念。

黃彥鈞提醒父母們:「願意磨合是因為愛,但不能因為有愛,就不好好磨合,只要求對方配合自己。」



上一代只要順從,現代講求磨合

有網友分享:「我覺得我爸媽不了解我們這一代,因為他們複製自己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放養孩子,覺得沒有餓到孩子就好,但實際上卻沒有花心思觀察孩子,也不會覺得了解自己的孩子很重要。到我自己當了父母,還是會遇到這樣的人,但我希望成為了解孩子的父母,孩子愈大眉角愈多,努力每天面對人生的波浪!」

也有媽媽崩潰表示:「一直都不覺得自己了解小孩,2歲多了還總是又哭又鬧,要東西都要用哭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黃彥鈞回覆:「很多小孩都這樣,很多爸媽也是這樣感覺不理解孩子。多半是生理需求啦(活動量不夠、感統刺激不足、睡眠不夠作息亂、飲食不均衡吃太多糖、有生病或過敏等等),再來就是情感面了(需要更多關心、陪伴)。」



5方法和孩子展開對話

專家建議,如果想和孩子聊天、多了解孩子,卻總被輕鬆帶過,可別這樣就放棄了,否則親子關係將越來越疏遠;5個方法幫助爸媽不被畫句點。

方法1:一對一
找一個只有你們兩人的時刻,進行交談,而非還有其他人家人在場時。舉例來說,兄弟姊妹在場,也會讓孩子不想說出心裡話。一對一聊天,也會讓孩子覺得你願意好好聽他說話,讓孩子感覺他們的個人觀點很重要。

而且,有其他人在場,你不能保證他們不插話,當想說心裡話,卻可以預期被打斷時,當然會興趣缺缺。所以你可以設定好時間,什麼時候要跟哪一個孩子好好聊一聊。如果可以,固定時間更好。

方法2:一個不必面對面的空間
面對面的交談,不一定會讓孩子想敞開心扉。許多父母發現,孩子在車上願意告訴他們很多。這是因為車子裡的空間較小,有一種私密性。而當家長因為看著前方路況,無法與孩子有眼神交流時,也會讓孩子在比較放鬆的狀態下,願意多說一些話。

方法3:專心!別一邊看手機看電視
孩子絕對感受得到,爸媽是真的想關心,還是只是隨口問問。當你看手機看著電視,你絕對不可能專心。和孩子聊天,最重要的不是時間長短,而是你當下的專注程度。

方法4:耐心聽,先不要打斷或評論
必須克制住批評孩子的衝動,孩子真正需要的可能是傾聽,而非要你替他解決一件事。他需要你的意見時,自然會問你。

方法5:理解孩子喜歡的問話方式
如果你只會問「今天過得怎樣」這種很抽象的開放式問題,那麼你需要好好改變問話的方式。孩子多數喜歡很具體的問題,像是「1~10分,你今天給幾分」、「如果你能改變今天的一件事,那會是什麼?」

原則就是問題要具體一些,並且針對他的回答,繼續問下去,讓孩子明白你真的想深入了解。

(本文獲媽媽寶寶授權轉載,原文為:當你覺得很了解自己孩子,先想想「你覺得你的爸媽了解你嗎?」若愛與付出演變為情緒勒索,只會讓關係越來越遠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