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彩婕 新竹市報導 有關特定名嘴、民代不實抹黑指控新竹市寡婦樓都更案、昇益合建都更案、水源自辦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涉及圖利建商、對價關係,新竹市政府秘書長張治祥(20)日與都發處長翁義芳、地政處長何憲棋、環保局長江盛任、文化局代理局長李欣耀共同召開記者會,澄清寡婦樓都更案、昇益合建都更案、水源自辦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均在林智堅前市府時期即啟動,無所謂凍結一事,市長高虹安上任後,新市府均依法行政,呼籲特定名嘴、民代之不實抹黑指控適可而止,也請媒體記者勿風捉影,傷害竹市府形象、打擊基層公務人員士氣。張秘書長表示,從高市長上任至今,有關都市更新相關審議,高市長從來未有任何指示或者暗示,同仁們都是秉公處理相關事務,請外界查察真相,勿糟蹋基層公務人員辛勞成果。 一、寡婦樓都更案 秘書長張治祥指出,特定名嘴、民代指控市長高虹安於寡婦樓都更案圖利廠商百億,完全是不實且荒謬的指控。經查,寡婦樓都更案於104年由國防部委託內政部營建署發包,分配權值為國防部約為134億元、國產署約7737萬元、理銘開發約8.3億元,其中理銘開發為營建署發包得標廠商。 寡婦樓都更案範圍屬國防部土地,為國防部主導之都更案,是國防部為了活化國公有土地,委託內政部營建署城鄉分署發包公開招標,由理銘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得標,早在103年6月17日簽約。依都更前參與分配的權利價值估算,國防部都更後分配權值約為134億元,國產署約7737萬元,理銘開發約8.3億元。因此,根本不可能有市府圖利廠商百億的情事,特定名嘴的指控完全子虛烏有! 都發處長翁義芳指出,寡婦樓都更案於104年3月24日通過都更(事權)計畫報核、105年5月7日環保局召開第1次初審會議、110年4月22日再次確認寡婦樓一號廠房不具文資身分,並於111年9月5日通過綠資源審議會。 翁處長強調,寡婦樓都更案104年已開始進行審議,且在111年通過綠資源審議作業,也就是在前市長林智堅、前代理市長陳章賢任內就已執行,絕無所謂「在林前市長任內凍結,並於高市長任內才重新啟動」的情形,「相關名嘴與新聞報導寡婦樓都更案的指控完全是錯誤的,且事前從未向都發處處長或副處長求證」。 張秘書長強調,最重要的是,本案文資審議與環評都尚未通過,故「絕無外傳有審核通過情事」。 二、昇益合建都更案 有關昇益合建都更案,都發處長翁義芳指出,該都更案於111年6月13日啟動,歷時1年2個月,112年7月通過,與其他合建都更案審查時程大致相同,沒有所謂速審速決。 秘書長張治祥強調,昇益合建都更案為地主100%同意合建都更案,與竹市其他的合建都更案審查時程基本一致,並無名嘴所稱特殊待遇。 三、水源自辦農村社區土地重劃 有關水源自辦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地政處長何憲棋指出,特定名嘴、民代不實指控市府為建商重啟水源自辦農村社區土地重劃,這是非常不負責任且錯誤的抹黑!事實是,市府已多次強調,「市長高虹安上任迄今,從未核定任何新的自辦重劃案」!例如,目前本市都委會審議中的中油油庫市地重劃案(面積11.55公頃)即是規劃由新竹市政府公辦開發。 張治祥秘書長指出,105年12月8日林智堅前市府核准實施水源自辦農村社區土地重劃計畫書時,公文中明確提及「本重劃區部分位屬本市擬定都市計畫(頭前溪沿岸地區)主要計畫」範圍內,目前尚在內政部都委會審議中;但嗣後卻又於109年7月7日分別發函給該溪橋及水源等2個重劃會暫緩辦理,「待都市計畫確定後再配合修正報府憑辦。」惟111年7月19日卻僅將溪橋自辦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區重劃案,以研擬剔出擬定新竹市都市計畫(頭前溪沿岸地區)主要計畫草案範圍,先同意該案續辦,卻未同意水源案續辦,對兩案明顯差別待遇,加上鄭宏輝前議員涉入溪橋自辦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區炒地案,「若按特定名嘴的邏輯,是否可以合理懷疑,前市府任內是不是因位在水源的利益喬不攏,才刻意對兩案有差別待遇?」 張秘書長強調,本市擬定都市計畫(頭前溪沿岸地區)主要計畫推動超過二十年,高虹安市長上任後,市府延續爭取行政院納入國家重大建設,以為新竹市未來發展而努力推動,所有流程都合法、合規、禁得起檢驗,卻遭到如此不實、荒謬的抹黑指控,令人遺憾,呼籲特定名嘴適可而止,切莫為政治利益而扭曲事實。 何處長表示,所謂「前市長林智堅訂定『新竹市市地重劃政策白皮書』宣示市府將以公辦市地重劃及區段徵收為主,避免公共利益淪為私人壟斷」的說法完全不符事實,前市長林智堅任內,核准「自辦」重劃面積達148.65公頃,實際辦理公辦市地重劃總面積僅3.37公頃,核准的自辦面積是公辦面積的44倍! 「抹黑不代表正義!不容真相被造謠掩蓋!新竹市府禁得起考驗。」張秘書長再次強調,寡婦樓都更案、昇益合建都更案、水源自辦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均在林智堅前市府時期即啟動,現任市府皆依法依規審查及辦理,市長高虹安並無介入或干涉公務人員依法行政,請特定名嘴、民代勿拿著公文看圖說故事、勿竹篙湊菜刀,也盼媒體記者勿捕風捉影,傷害新竹市府形象、打擊基層公務人員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