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災難發生的現場,要如何關懷創傷者才是最妥當的?蘇逸人副教授說:「安靜、陪伴、傾聽,詢問和觀察他的所需,適時提供需求跟撫慰。有時無聲勝有聲,即使給予一杯溫開水,安靜地在旁陪伴,都是一種支持。」
臺中靜思堂舉辦中區關懷志工課程,延請長庚大學蘇逸人副教授(前長庚醫院臨床心理師)來為學員講述「創傷與災難心理急救協助」。
蘇副教授說,災難發生時,首需的是「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意思是身心的撫慰與實質支持對於災難受創者是首要的需求,也就是在災難和危機初期,提供受災者一個人道支持的行動,其目是希望減輕受災者對於災後困境的適應,增進他們的應變能力。
心理急救到底是什麼呢?其核心內涵是從陪伴和觀察過程中,去判斷什麼時候是最佳的陪伴時間。因為在災難現場,有可能有不同的宗教和體系,他們有可能有自己本來的陪伴方法和模式。
「心理急救很重要的精神是,除了陪伴跟傾聽,還要去評估和了解他當下的需求,然後試著去協助他處理基本的需求。」蘇副教授說,跟他聊的當中可以認真聆聽,但不能強迫對方交談。因為受災者可能處在一個危機狀態,身心孱弱,內心很混亂的狀況,可能也不知道要說些什麼。
「身為一個心理創傷協助者的角色,盡可能協助對他有幫助的資訊,比如,在他周遭有沒有他的親人或認識的鄰里。」蘇逸人副教授強調,心理急救不是只有專業人員才可以做,任何人只要接受過基本的訓練都可以勝任,因為心理急救並非心理治療,更不是心理諮商。此外,心理急救也非傳統的心理減壓模式,後者通常在災難後24小時或72小時內,將受災的人聚在一起輪流傾訴創傷見聞與影響。
基本上在災難後的心理急救,美國國家單位提出的版本包含八個核心行動,1接觸與許諾協助、2安全與安適、3穩定、4蒐集訊息、5實用性協助、6連結社會支持、7因應資訊、8協同服務連結。
「辨識受災者目前的主要需要,收集相關的資訊,很重要。」蘇副教授說,受災者的需求可能包括衣服、食物、金錢、房子等等,關懷者基本上可以做到觀察、傾聽和連結。假設到收容所或到殯儀館去關懷,當人力資源有限,又好多人看起都需要關懷時,首先最重要的是優先處理生命安全的問題,這個就是緊急的基本需求。
到了現場,不必急著立刻要去助人,而是先讓自己融入這個環境去感受跟觀察。像慈濟在九二一地震發生的時候,很快地提供熱食,就是一個典型切中受災者需求的關懷方式。
另外在現場也要了解有哪些不同的資源,可能有些是佛教志工,有些是基督教或其他宗教志工,一定要做到尊重不同宗教與不同文化。蘇副教授問現場學員,「如果你在陪伴一個人,他有好多需要,你能達成嗎?」答案當然是「不」。能做的又是什麼呢?就是一個「居間」的角色。開始排出優先順序,協助他整理出一個資訊,可以先做哪一項,哪一項可以先做到。
為加強學員的認知,蘇副教授復述,「看(觀察)、聽(傾聽)、連(連結),聆聽受災民眾的基本需求,了解他們的特定需求,連結或轉介到可提供服務的資源,就是心理急救的核心作為。」
(撰文:楊素萍、洪素養/攝影:許順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