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駐蒙古代表處羅靜如代表以「讓臺灣與世界並肩而行」為題投書蒙古主流媒體呼籲支持臺灣參與第 78 屆聯合國大會

中央社/ 2023.09.13 14:37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913 14:37:38)為讓蒙古國各界更加了解臺灣對於世界和平的主張以及對參與聯合國的決心,駐蒙古代表處羅靜如代表以「讓臺灣與世界並肩而行」為題,投書蒙古主流媒體包括Daily News、網路媒體GoGo News及DNN News,呼籲蒙古各界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2023年第 78 屆聯合國大會。

羅代表提到,臺灣及蒙古互相設立代表處已經超過20年,多年來雙方一直保持著互相尊重而友好的關係,並且在醫療衛生、教育、文化、貿易、觀光等方面,持續良好的互動及發展,臺灣一直秉持著和平發展的初衷,期盼與蒙古國建立深厚而長遠的友誼。

舉例來說,臺灣多年來培訓超過1,000名蒙古醫護人員,定期派遣醫師前往蒙古進行臨床指導或前往偏遠地區進行義診、捐贈蒙古夥伴醫院醫療輔具及設備。8月底臺灣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臺灣長庚醫院以及蒙古國立婦幼醫院合作在蒙古國義診,短短的3天內替將近30名患者看診,接力完成19名先天顱顏缺陷、1名燒燙燒病童的診治。

臺灣的家扶基金會蒙古分會從2004年創設至今,已經扶助了將近8,000個家庭及24,906名兒童。

代表處結合致力於種樹的慈心基金會運用臺灣綠科技「臺灣水寶盆」,已在蒙古種植超過6,000棵樹,且在烏蘭巴托平均存活率為95%,在外省亦達85%,遠高於蒙古國政府「十億棵樹計畫」的平均存活率。

COVID-19疫情前有超過1,700名的蒙古學生在臺灣求學,駐蒙古代表處也不斷向臺灣國內爭取資源,今年總共有18名蒙古國的優秀學生獲得臺灣政府獎學金前往臺灣深造。

對蒙古國來說,臺灣在文化合作上的意義更是深遠,臺北故宮博物院已經捐給蒙古國超過800幅的元朝帝后複製畫像,這對蒙古國的歷史文化復興及民族榮耀更是有無法取代的意義。

以上的這些合作,都是臺灣與蒙古國相互友好發展的最佳說明,臺灣對世界向來秉持和平友善的態度,期盼能與各國合作共榮,亦堅持應以和平對話方式解決所有國際爭端。

近來國際間許多雙邊與多邊論壇所發表的聲明都強調台海和平穩定對全球安全的重要性。每天,全球約有半數的貨櫃運輸經過臺灣海峽,臺灣除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外,並生產世界所需大部分半導體。數十年來,臺灣人民始終沉著地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現狀,共同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符合各方最佳利益。

誠如《聯合國憲章》揭示以「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原則,自冷戰結束以來,此原則一直維繫著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並使世界保持相對和平。聯合國是全球對話的最佳平台,聯合國官員經常呼籲要透過共同解決方案、團結與包容來解決我們這個時代的急迫問題。臺灣既有意願,也有能力參與這些努力。

有鑑於全球所面對的許多重大挑戰,第 78 屆聯合國大會以「重建信任與重新激勵全球團結」為主題尤為及時。例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係邁向和平與繁榮的共同藍圖,但最新的SDG進度報告顯示,只有12%的SDG具體目標執行尚稱良好,高達50%進度落後,更有超過30%陷入停滯或倒退。

全球挑戰並無簡單解方,但對話是重要的第一步。聯合國作為真正的全球機構,應領航推進。我們呼籲聯合國應堅守其所標榜「不遺漏任何人」的原則,允許臺灣參與聯合國體系,勿將我們排除在需要全球合作之議題的討論之外。若聯合國能允許臺灣人民及記者出席與報導相關會議,並確保臺灣有意義地參與有助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會議和機制,將是一個好的開始。

允許臺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體系將有助於世界共同因應亟待緩解的全球問題,也象徵當世界的未來遭遇威脅時,聯合國會展現致力團結、守護全球和平的決心。團結就是力量,現在是遵循此一真理採取行動、接納臺灣的時候。

新聞連結:

GoGo News: https://gogo.mn/r/dw0j6 DNN News: https://dnn.mn/news/taivaniig-delkhiitei-mr-zeregtsen-alkhuultsgaaya-dnn-mn

駐蒙古代表處羅代表投書Daily News呼籲支持臺灣參與第 78 屆聯合國大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