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至9月是鳥類的育雛期,幼鳥因為飛行技巧仍未成熟,可能隨地迫降,或是不小心掉出巢外,民眾發現幼鳥,可以先離開遠距離觀察,不要馬上把幼鳥撿走,其實親鳥只是因為人類靠近躲起來而已。通常,親鳥都會在附近戒護,引導幼雛繼續練習飛行技巧,如果擔心幼鳥的安全,民眾可以幫忙把學飛中的幼鳥移至附近的安全高處,遠離犬貓、人類等危險,讓牠在親鳥的關照下繼續練習飛行技巧,而不要輕易把幼鳥撿走喔。
↑圖說:學飛期落地的八哥(圖片來源: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民眾常常看到正在學飛的幼鳥或剛離巢的雛鳥,以為是被拋棄的傷鳥,而通報或是撿拾帶回家,希望相關單位提供協助幫忙照養等。其實被送進救傷單位的幼鳥、雛鳥當中,有很多其實無傷無病,只是還沒學會飛行技巧、還不懂得遠離人類,才會被人撿到。多數民眾都忘了大自然的食物鏈法則,隨意撿拾幼雛鳥行為,可能會干擾鳥類生態。而先天不良的幼鳥,即使能夠長大,狀況也不盡理想,比起人類的救援,親鳥的照顧才是幼鳥真正需要的。
↑圖說:學飛期的夜鷹(圖片來源: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2021年統計指出,被送進救傷單位的幼年動物,有高達四成無法順利成年回歸野外。早熟性鳥類在人類手上幾乎養不活,許多救援單位都反覆宣導,發現幼雛鳥時不要急著撿。建議先觀察,確認小鳥是否健康有精神,沒有外傷,附近有沒有鳥窩或親鳥的蹤影等,不要貿然把幼鳥撿起來。野生鳥類應避免人工飼養,不要因為好心地帶離現場,而將牠與親鳥拆散,人為干擾產生緊迫、失溫、脫水,反而更增加了死亡率。因為人類再專業用心,也遠不如親鳥的哺育,不要讓愛心,反而對牠造成危害。
↑圖說:發現幼雛鳥時不要急著撿,先觀察確認小鳥是否健康有精神,不要貿然把幼鳥撿起來。(圖片來源: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如果看到落單的雛幼鳥怎麼辦?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建議:「先觀察,後通報」。伸出援手之前,請先觀察眼前的雛鳥是不是真的需要幫助?如果健康幼鳥所在位置有危險性,可協助先移置安全處,讓親鳥有機會找到自己的寶貝。如果健康狀況不佳者,再進行通報1999。此外,皆以「不侵擾」為原則,尊重野生動物於自然環境的生存與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