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新成立的臺灣碳權交易所、國立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今(30)日於中山大學共同舉辦南臺灣首場「國際碳關稅的挑戰與氣候變遷因應法下的碳權課題」高峰論壇,針對未來由「減碳」所主導的國際經貿新格局、對臺灣的衝擊,以及所引發的碳焦慮,邀集經濟部、高雄市政府代表與碳權領域權威專家就國際碳關稅、碳費、公正轉型等重要議題進行對談。現場逾百名鋼鐵、金屬製造業、塑膠及光電等等產業界人士熱烈參與。
與談人除了探討在國內外不同制度環境、產業結構與政經情勢下,臺灣產官學如何協力因應,強化產業界對於碳交易資訊及概念的掌握,完備碳權相關法令、政策、諮詢與人才培訓,也強調未來必須建立為社會所信任的碳權交易機制,協助臺灣社會掌握產業轉型、能源轉型的重要契機,並在兼顧環境與社會的公正轉型的同時,開創更創新、更公平、更有效能的淨零願景。
證券交易所的董事長林修銘指出,碳權交易所在執行交易之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是培育人才與提供諮詢,讓碳治理的永續理念從產官學同步進行,才能達成淨零永續。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郭添貴則提到議會剛通過的「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這是臺灣六都首部地方淨零法規,展現高雄積極減碳的決心,在打造低碳、宜居城市的同時,也帶動產業轉型,創造減碳產業的產值與就業機會。
外,市府也與中山大學及其他在地大專院校共同打造「淨零學院」,與國際接軌,培育相關人才。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強調跨域合作、對話、交流的重要性,他說,學校剛成立的「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是產官學化解「碳焦慮」的協力平台,匯集相關領域專家、相關技術與論述的研發能量。
本次論壇也特別邀請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與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專題演講,李君禮副局長提及在因應國際碳關稅的壓力下,替代能源選項能減低電力碳排係數,協助所有企業的碳關稅降低等;李堅明教授更接著指出以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制度下,碳權交易會減低邊際碳排成本,在分析臺灣企業的能源轉型成本之後,李堅明強調碳定價將是會是帶動國內淨零轉型的關鍵推力,皆受在場人士的熱烈回響。
此外,論壇也邀請高雄市環保局局長張瑞琿、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郭瑞坤、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王右仁、與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組長副教授佘健源、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施克和、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特聘教授柳婉郁、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等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針對國際碳關稅、碳權交易、及淨零轉型進行對談。論壇由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主任蔡宏政主持,他分析企業在扭轉過去經營模式,是將排碳的外部成本內部化,雖符合維護公共財的環境正義,卻容易最後轉嫁成本、犧牲脆弱族群。於是,當「淨零碳排的速度要夠快,而且規模要夠大,才能重新建構這個工業資本主義的系統性工程」,為台灣淨零目標跨出歷史性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