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準備結束、開學在即,但人多的地方就會有更多病菌流竄,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也證實,腸病毒疫情的確在開學前後有上升趨勢,且今也公布 2023 年首例死亡病例,務必要小心學童間傳播風險。另外兒科醫師也指出,現在流行的克沙奇病毒症狀不典型,可能一時難分辨,家長也需特別注意。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29)日公布國內首例(2023 年)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10個月大男嬰,於 8/8 經照顧者發現失去意識,且無呼吸、心跳,送醫後急救無效,於當日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 D68 型感染併發重症死亡。
南部 10 月大嬰兒為今年首例腸病毒死亡個案
今年已累計 9 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含 1 例死亡),分別為 4 例克沙奇 A4 型、2 例克沙奇 A6 型、2 例腸病毒 D68 型及 1 例伊科病毒 21 型,均為 5 歲以下幼童。
另外疾管署也指出,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短短於一周之內(8/20 至 8/26)破萬,共 1 萬 2030 人次,較前一週(11,501 人次)上升 4.6%,已達流行閾值(11,000 人次)。監測近四周也顯示目前在社區活動中的病毒以克沙奇 A 型為主,其次為腸病毒 71 型、D68 型等也都在活動中。
腸病毒克沙奇 A 型、D68 型症狀不典型
一般來說,腸病毒的典型症狀為發燒、喉嚨痛、紅疹,若醫師在檢查時發現兒童咽喉出現水泡或潰瘍,便可能診斷為腸病毒典型的疱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症。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柯申指出,近期在社區現蹤的腸病毒 D68 型症狀和典型不同,反而以發燒、流鼻水、咳嗽為主。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也提到,目前最流行的病毒株仍以克沙奇 A 型居多,雖然導致重症的比例不高,但症狀表徵比較不典型,喉嚨可能也無明顯潰傷,反而以「全身布滿紅疹」為主。他補充,近期觀察到病童紅疹狀況較嚴重,且分布之處不僅限於手腳,軀幹也會有。
由於兒童許多疾病都會導致紅疹,比如黴漿菌、疱疹病毒都會起疹子,因此第一時間恐怕無法將紅疹與腸病毒聯想在一起,且依照不同的腸病毒型別,紅疹的分布或外觀也可能有不同的變化。對此吳昌騰提醒,臨床醫師須更謹慎辨認,也不能再將手口足病當作腸病毒鑑別診斷的必要條件。
疫情升溫期,應建立正確觀念與落實衛生習慣
疾管署提醒,近期腸病毒疫情升溫,且開學日將至,為避免腸病毒透過學童頻繁互動傳播,或隨學童帶回家中感染其他幼童,提醒家長及教托育人員加強教導學童落實肥皂勤洗手以及咳嗽禮節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與清潔。
不僅如此,腸病毒傳染力強,容易於家庭手足間傳播,家有 5 歲以下嬰幼兒的家庭,應更加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並時常消毒、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幼童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落實生病不上課,以避免因與其他幼童接觸造成交叉感染。
疾管署再次強調,5 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腸病毒又流行了!嘔吐腹瀉是感染腸病毒嗎?兒科醫師解答「症狀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