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文隆 詹士慶/高雄報導
台灣柴燒陶藝於80年代曾風迷陶藝市場多年,當年的陶藝家都能日進斗金,創作也非常多元化,成就許多的名家,但作品都侷限於茶具,酒瓶,花器,觀賞以及生活用品等陶藝創作,當然也有不少成功,成名作品,為讓陶藝作品更具亮彩,多元,上釉的燒制成了主流。
使用電窯,瓦斯窯,快速柴窯燒製及上釉的成功率相對提高,相對文創陶藝的量化,使得收藏價值受到壓縮。
傳統台灣柴燒特有技術,從土胚選土參配,煉土,拉胚或手塑,修胚,素燒,入窯柴燒,選擇燒窯有機性材料,火焰火候,溫度控制,需經數天讓窯溫提高至上1100度或更高以上的溫度,利用陶土中的金屬元素在高溫中以還原或氧化的作用,讓金屬離子致色元素產生不同的色彩及變化,如金銀彩,火痕,流釉,窯汗,落灰,所以每一件無釉的作品都具有自已不同的生命特色,天然樸實厚重的感覺,復古了台灣無釉柴燒文創的生命力。
對於台灣無釉柴燒,煌璽陶坊陶藝家何文勝極力的推薦,何文勝本身具有茶藝,花道,香道,珠寶鑑定等專長,學陶目地,是讓陶瓷器能在自已的專長上配合設計,文創研發,自製自用,所以天然無釉的文創主軸成了他的推廣目標。
何文勝認為自器自用,最能表現出作著內心的想法及文創藝術理念,日前何文勝受高雄市政府勞工局邀請在高雄市愛河之心,深愛築夢,文創市集中展出自已的陶藝文創作品,除精美的台灣無釉柴燒文創作品外,更於現場表演日本草月流的插花藝術,當場吸引高雄市政府主辦單位多位官員,民意代表,藝術收藏家及民眾的稱讚,更有國外遊客的好奇跟詢問。
何文勝說,他師承吳嘉文老師,習陶時間不長,作品也未達標準,許多文創的風格仍在摸索中,但文創的用心不變,推動台灣無釉柴燒的理念不變,讓台灣天然傳統柴燒窯燒技術傳承信念不變,未來希望推動台灣陶藝文創藝術走出台灣舞台,指日可待。
攝影提供/何承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