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NASDAQ: AMD)發表年度企業責任報告,詳述各項目標的進度,包括環境永續、數位影響力、供應鏈責任以及多元、歸屬感與包容性。AMD在過去28年持續發布其企業責任計畫與倡議,而今年的報告首度納入近期併購的環境與社會責任資料。
AMD企業責任與國際政府事務全球副總裁暨AMD基金會主席Susan Moore表示,企業責任是AMD經營策略、文化以及我們與客戶、合作夥伴建立關係的重要一部分。我們攜手員工、合作夥伴以及客戶,肩負設計與帶來高效能及自行調適運算解決方案的責任,打造出更緊密連結、永續且共融的世界。
AMD在2023年執行一項新的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ESG)重要性評估註1,藉此根據雙重重大性(double materiality),亦即對企業本身以及企業對社會與環境造成的潛在影響,判斷出企業社會責任的最重要事項。此項評估重申現有的重點領域,包括產品能源效率、多元、歸屬感與包容性、負責任的採購以及供應鏈的人權等議題。對AMD與社會來說,負責任的人工智慧(AI)與產品使用逐漸成為具高影響力的全新議題。AI不僅是一項極大的機會,亦伴隨獨特挑戰,AMD致力與業界合作,聯手創新和部署AI,同時降低風險。
今年報告的關鍵亮點包括:
· 加速推動永續運算:在全球因應氣候危機之際,半導體業者扮演重要角色,推動關鍵研究與發展更具能源效率的設備。隨著各界對AI與高效能運算(HPC)等運算密集型工作負載的需求持續攀升,處理器的能耗也變得極為重要。AMD優先推動能夠同時提升效能與環境永續性的創新技術,目標在2025年之前將用於AI訓練與HPC的處理器與加速器能源效率提升30倍註2。AMD在2023年按計畫時程達標,在搭載將於今年稍後推出的4個AMD Instinct™ MI300A APU的量測系統中,相較2020年基準達到13.5倍效能提升註3。
· 應對溫室氣體排放:AMD亦致力於透過減少其營運的溫室氣體(GHG)排放,以及與直接製造供應商和客戶合作,應對氣候變遷問題。AMD在2022年的第1類與第2類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2020年減少19%註4。與AMD目標保持一致,70%的AMD直接製造供應商註5在2022年公佈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使用再生能源的比重達到68%註6。此外,AMD再度獲評CDP供應鏈議合領導者(CDP Supplier Engagement Leader),表彰在相關目標與治理的卓越表現,其排行在所有受訪機構中高居前8%。
· 建立價值鏈合作關係:AMD與供應商、合作夥伴與同業合作,聯手因應半導體價值鍵在環境永續發展以及人權議題,擔任半導體氣候聯盟(Semiconductor Climate Consortium)與責任商業聯盟(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資深環境諮詢小組的創始成員。在2023年,AMD亦完成首次人權影響程度評估,以提升人權策略。
· 推動代表性以及科學、科技、工程以及數學(STEM)教育:AMD希望引領無晶圓廠半導體產業的包容性發展,並培養代表性不足的人才,例如擔任工程職位的女性。重要的是,AMD的女性工程師留任比例相當高,92%的全球員工表示AMD創造出理想的工作環境,各種不同背景的人才都能開創成功職涯。此外,AMD懷著高度熱忱,促成新世代的創新者,與各大學、中小學教育機構以及非營利組織合作,持續投資STEM教育。
AMD依據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的2021年準則準備2022至2023年的企業責任報告。此外,報告中也列入有關氣候的訊息,依據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TCFD)以及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SASB)標準所提列的建議。
相關資源
· 更多關於:2022至2023年企業責任報告
· 更多關於:來自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博士的訊息
· 更多關於:AMD 30x25目標進展
· 更多關於:截至2023年6月,AMD正為全球前10大最具能源效率超級電腦中的7台超級電腦挹注效能,其中2台專門用於天氣和氣候研究
· LinkedIn:於AMD LinkedIn追蹤AMD新訊
關於AMD
50多年來,AMD(NASDAQ:AMD)推動創新高效能運算、繪圖及視覺技術。全球數十億的消費者、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尖端科學研究機構皆仰賴AMD的技術來改善生活、工作及娛樂。AMD員工致力於研發領先的高效能與自行調適產品,不斷突破技術的極限。欲瞭解AMD如何成就今天,啟發未來,請瀏覽AMD網站、部落格、LinkedIn、Facebook及Twitter。
©2023年,AMD公司版權所有。AMD、AMD箭頭及上述名稱的組合為AMD公司的商標。其他產品名稱只為提供資訊為目的,也可能是各自所有者的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