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下午的門診,一位年約65歲的先生前來就診,他是一位高血脂的病人,我看了他的就醫紀錄,發現他近三年都沒回診。他過去都規律接受降血脂藥物治療,無奈疫情爆發後因害怕染疫而不敢回院就診,他想說沒吃藥身體也沒不舒服,以爲這一切就此沒事。殊不知某天他覺得胸悶不適而被送到急診室,經檢查原來是心臟血管阻塞最後放了支架,住院時檢驗發現他的總膽固醇竟高達297mg/dL (正常值為<200mg/dL),他被這報告嚇到,表示他太輕忽高血脂所造成的威脅,以後一定要好好按時吃藥治療,絕對不可以再讓這事件重演。
血脂標準值是多少?
血液中總膽固醇(非禁食)之理想濃度為<200mg/dl,三酸甘油酯(禁食12小時)之理想濃度為<150mg/dl。當血中之三酸甘油酯和總膽固醇,其中之一或兩者皆超過正常值時,即稱為高血脂症。
為什麼會得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是現代人常有的毛病,很多人以爲只有肥胖的人才會有高血脂症,但事實上身材標準或偏瘦的人也可能會有高血脂症,所以用外型胖瘦來判斷是否有高血脂並不準確。
高血脂症的原因可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
先天性原因為基因遺傳,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遺傳疾病,會造成血中非常高的膽固醇濃度,由於基因改變造成肝臟無法正常代謝膽固醇,在很年輕時會導致血管阻塞,男性55歲前及女性65歲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後天性原因包括:飲食中攝取高油脂、高膽固醇食物(如內臟、蛋黃、海產等)、抽菸、年長者、肥胖、不運動者、酗酒、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肝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藥物副作用、男性≧45歲、女性≧55歲,或女性停經後沒有接受雌激素療法者。
高血脂症會有症狀嗎?
大部分高血脂是沒有任何症狀,很多人是透過健康檢查意外得知自己罹患高血脂症。極少數家族遺傳性高血脂症患者,其皮膚或皮下組織或肌腱出現黃色瘤或黃斑瘤,或是有些嚴重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患者會併發急性胰臟炎。
高血脂症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傷害?
膽固醇尤其是壞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濃度升高時會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脂蛋白可自由出入血管壁。當血液中脂蛋白濃度過高時,脂蛋白及膽固醇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內層,引起局部發炎反應,吸引單核球沾黏進入血管內層,變成巨噬細胞吞噬堆積的脂肪,進而形成黃色黏稠的斑塊,造成粥狀硬化。巨噬細胞還會分泌一些細胞激素,刺激血管壁上平滑肌細胞增生,使斑塊纖維化加速動脈硬化,使血管管腔變小、血液流通困難,硬化斑塊有時會被血流衝擊產生裂隙而形成血塊塞住血管,這些最終恐導致冠心病、腦中風等疾病。高血脂對於心臟血管疾病是重要的危險因子,血液中總膽固醇濃度每下降10%,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得病風險可減少20-30%。
高血脂症如何治療?
高血脂症常見二大治療方法:非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由於高血脂症大多沒有症狀,所以難以早期發現,很多人是接受健康檢查後,發現原來自己的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超標時,才得知原來已經罹患高血脂症。此時醫師會評估病人心血管風險因子而決定是否該立即開始吃降血脂藥物。若屬於低心血管風險因子者,醫師會建議先以非藥物治療為主,例如改變日常生活習慣來控制血脂,所謂非藥物治療包括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
飲食控制
建議高血脂患者的飲食可改以清蒸、水煮、涼拌等烹調方式,減少攝取含飽和脂肪的食物,如肥肉、奶油、內臟、油炸食物等,來控制膽固醇上升。若要攝取奶製品,建議應以零脂肪或低脂製品為主。
此外,不妨適量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而正餐主食則改為燕麥、糙米等全榖根莖類,取代部分白米或麵條,並減少食用甜食或含糖飲料,以防止三酸甘油酯上升。
規律運動
不管何種類型的高血脂症患者,建議每週應進行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有氧舞蹈等,有助於控制體重,降低體內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的濃度。
結論
經非藥物治療後要定期抽血追蹤血脂是否有改善,若血脂未達治療目標則須搭配藥物治療,以免發生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等憾事。血脂的治療並不困難,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必定可以避免血脂對健康造成的傷害。
【延伸閱讀】
肚臍有汙垢惡臭,狂摳抓下場慘!賴睿昕中醫師:3招保護肚臍顧腸胃
痛風易併發三高,揪3大元凶!嚴可倫醫師:防痛風發作,別碰4大飲食地雷
高血脂是心肌梗塞危險因子!吳明珠中醫師:喝黃耆養心茶活血化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3/923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