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Adobe最新研究報告:企業應著重投資自動化、人工智慧以及數位文件

台灣產經新聞網/GPR 2023.08.24 00:00
新聞圖片

台灣 — 2023 8 24過去三年,全球企業歷經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轉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轉向混合辦公模式(hybrid work)。Adobe最新發布的全球研究報告《數位工作的未來》(The Future of Digital Work)針對美國、英國、澳洲、印度和日本4,500多名大型企業高層和員工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全球多數勞動力(61%)尚未完全重返辦公室,45%的人採取混合辦公模式。然而,混合辦公模式並非毫無挑戰,成功與否將取決於企業如何克服生產力的問題。研究報告指出,近三分之一(30%)的員工表示,混合辦公模式依舊為其生產力帶來負面影響。


企業生產力的定義

為了更進一步的探討,首先必須先了解企業領袖和員工對生產力的定義。根據Adobe此項研究,員工(47%)和企業領袖(40%)認為與生產力最相關的關鍵,是從事更有影響力的工作,而不僅僅是更迅速完成工作、達成更多工作項目、事半功倍的效率或創造收入等。

現今,外部因素對生產力比以往更深具影響。絕大多數(72%)的企業領袖承認經濟壓力和內部的混亂為企業生產力帶來衝擊;據其員工表示,他們最關心的議題是依序為:生活成本高、通膨的可能性與資差距。尤其在美國,勞工最擔心經濟可能衰退,超過三分之二的人(67%)表示這影響了他們的工作效率。


科技是一大挑戰也是機遇

對於影響員工生產力的外部因素,企業能做的努力儘管不多,但可採取更多辦法來為員工提供適合的科技,進而賦予員工競爭優勢。

接近全數的員工(87%)和技術主管(89%)都承認科技落後正逐漸危及其公司生產力,其中超過半數的技術主管(58%)甚至表示,科技落後「扼殺」了企業的生產力,使公司每日損失24小時的生產力。對於此狀況員工也同樣感到惱火,超過三分之一(35%)的人員希望完全摒棄目前使用的辦公科技。科技落後的影響不僅限於生產力的損失。據技術部門主管估計,由於辦公室科技落後,其公司內近四分之一(24%)的員工正考慮在未來六個月內離職。

既然如此,企業能如何運用科技來提高生產力呢?據研究指出,自動化、人工智慧,以及數位文件都是企業應該投資的領域。

而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幾乎是公認普遍為工作帶來正面影響的科技。幾近全數的員工(92%)表示,人工智慧技術有助於工作,超過四分之一(26%)的人甚至以「奇蹟」來形容。受調查員工指出,人工智慧對生產力的最大助益首先是省時(67%),第二個是幫助員工更迅速作業(61%),第三個是減少或剔除枯燥乏味的工作(45%)。近半數(41%)使用人工智慧的員工表示,「人工智慧徹底改變了我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表現」。

在視訊與協作工具看似主導企業辦公的時代,數位文件依然被視為工作的關鍵,而且是最為關鍵的部分。調查中,全球員工將PDF等可在Adobe Acrobat中建立、編輯、審核和協作的數位文件列為他們「不可或缺」的首要技術,其次為ZoomMicrosoft Teams等視訊會議工具以及排序第三的Slack等通訊工具。數位文件對員工來說儘管重要,但多數(60%)技術主管表示自己的公司至少半數工作仍以紙本為主,約三分之一的公司人員表示,管理數位和紙本文件(35%)、使用紙本文件協作(33%)和列印紙本文件(29%)等紙本文書作業有損其生產力。


生產力是企業與員工的共同責任

研究顯示,員工投注大量心力幫助公司運用適當的科技來為其提供支援,他們視自己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事實上,超過半數(60%)的員工表示,工作的生產力主要是他們的職責,技術主管及其麾下的管理人員則是負責支援。員工在科技有損其生產力時會採取行動,其中包括:(1)尋找更棒的解決方案並向雇主提議;(2)鼓勵公司投資更優秀的科技。

公司領導階層有責任予以關注,因為良好的辦公科技能夠吸引優秀的人才。幾近全數(94%)的員工表示,辦公室科技是他們接受新公司職務與否的考量因素之一,其中67%的員工表示此乃「首要考量」或「至關重要」。

提高混合辦公模式的生產力顯然是企業領袖和員工的共同責任,而數位轉型正是當中核心。落後的科技會壓抑成長,而投資於人工智慧、自動化和數位文件等先進技術可望幫助加速公司內外的成功。


關於 Adobe

Adobe 經由數位體驗改變世界。如需更多資訊,請造訪: https://www.adobe.com/tw/

###

© 2023 Adobe. All rights reserved. Adobe and the Adobe logo are either registered trademark s or trademark s of Adob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or other countries. All other trademark s are the proper t y of their respec tive owners.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