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平均年齡僅17歲的客家後生組成的2023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7月31到8月14日,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兩國,進行文化交流與志願服務,今天(23日)舉行,成果發表暨交流座談會,後生們也熱情分享,出國交流的所見所聞。 「這就是狗仔鴨,這沒有狗喔,這是鴨肉喔!」 客家青訪團的成員,化身美食YouTuber,生動活潑和大家分享,馬來西亞當地的美食,客家釀豆腐、河婆客家擂茶,狗仔鴨等。 「大家都認為公會,是老人家來的地方,所以都沒有年輕人想回來公會,去幫忙客家的事務。」 青訪團成員滔滔不決的分享,到星馬參訪後的所見所聞,當然也包含,客家在馬來西亞發展的現況,以及對當地客屬社團觀察的印象。 2023客家青訪團成員 謝孟均:「譚公是客家的原鄉信仰,不過在臺灣完全看不到這個神明,所以走到譚公廟的時候,全部的廟公他們都講客語,我們一進去的時候,哇,原來客家有自己的神明,讓我覺得哇好厲害。」 2023客家青訪團成員 彭子芸:「是因為我是客家人,我會講客語,我對客語傳承有一個責任感,所以才可以參加這次的活動,我才有機會可以看到這麼多的,不一樣的新加坡跟馬來西亞的地方。」 客委會也頒發結業證書,給這些後生,主任祕書廖育珮也表示,這次參訪,也是近年和當地客屬社團交流,最深的一次。 客委會主任祕書 廖育珮:「他們和客家社團的接觸,比過去3次還要密切,所以我相信這些年輕人,有很多的收穫,我們也希望說,這樣的活動,我們可以每年辦理下去,因為對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學生在星馬當地,展現才藝與優秀的客語能力,令當地團體驚豔,這群後生們卻也同時體認到,馬來西亞當地客語式微,以及面臨的危機,因此參訪後,也更加珍惜呵護母語,並增進自己的身分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