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 記者陸懷恩/綜合報導
大陸青年失業率屢創新高,對剛出社會的職場新鮮人來說,可一展長才的工作機會幾成奢望,「內捲」、「躺平」是反覆出現的關鍵詞。本月中大陸國家統計局突然表示,8月起暫停發布青年失業率,並稱主因是勞動力調查統計需進一步健全優化,更引起輿論熱議。
在廣東媒體工作的Isabella(化名)近日接受《香港01》採訪表示,現在關於「失業」的焦慮,已成逃無可逃的氛圍,自身只能被動感受大環境在重塑生活和生命體驗。
Isabella說,從中年下沉到青年,從線下漫延到線上,以往社交媒體似未出現過如此大範圍討論,但現在每天都可從不同角度看見失業的壓力,如互聯網大廠降薪裁員減招,建築工地清退超齡工人,高學歷人才轉行送外賣…..失業的不止是青年,但青年失業確實加劇整體的焦慮和危機意識。
就她周圍人經歷看,話題幾乎離不開工作,求職者覺得有工作就不錯了,不敢提什麼奢求,在職者若工作受氣,也不敢說辭就辭。她自己會陷入很深的無力感,「明明大家都很出色,有個性有想法有能力,畢業前一直很篤定他們一定能發光發熱,但畢業後,我看到的世界霎時變得單調黯淡」。
今年7月中,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公布6月青年失業率達21.3%,以連3月創統計以來新高,但8月中發布的統計數據,已無青牛失業率。付凌暉指將優化統計方法,適當時機再恢復。今年大陸大學畢業生1158萬人,比去年增82萬人,北大副教授稱,若將1600萬不工作的「躺平族」算在內,青年大業業恐愈40%。
Isabella說,現在,她身邊的人絕大多數人基於現實考量,都湧進考研(研究所)、考公(公務人員)賽道,希望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很多不想進公家機關的人,現也開始嚮往「穩定」狀態,「或許是出於對失業的恐懼」。現時,Isabella在一家大型、老牌媒體工作,即便如此,實習生待遇仍較以往大幅縮水,幾乎腰斬,且沒轉正的機會。
她透露,雖然高層總說形勢不好生存艱難,但事實是公司業績只增不減,今年招了近30名應屆畢業生,據說是歷年規模最大。她不清楚新人待遇如何,但主管一直明裡暗裡嫌資深員工薪水高,一方面說「你們不是不可取代的」,另方面又說要搞KPI(關鍵績效指標)考核,「可能想趁此機會換血吧!」
近年大陸諸如「大學生送外賣」議題不時出現,有人認為是浪費人才,但也有人認為自立自強,值得每個人尊重,但都側面反映了就業環境有多嚴峻
雖然聊天時總肆無忌憚,覺得什麼工作都可一試,做勞力工作也沒闗係,但她認為,當真要付諸實踐,就會有更多現實考量,選擇也會趨保守。以她身邊為例,就有海外留學的研究生找工作找到灰心喪氣,最後選了跟自己專業不相干的職業,但也有一批非一流大學的畢業生穩紮穩打,朝自己目標步步邁進,並找到理想工作。
不過就個人而言,現在最大焦慮是,對工作發展前景沒指望,看不到成長性。她說,媒體業發展到現在,內容、傳播、待遇、影響力都有侷限,雖然旁人看來工作還算體面,薪資不算差,但「不是別人活得不好,我活得好就是好。」
大陸教育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近日發布報告顯示,近年大陸返鄉就業的大學畢業生比例呈上升趨勢,去年達到接近一半的47%,「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漸漸失寵。也在一線城市工作的Isabella感嘆,誰想到生活越來越難,因此有人往二三線城市跑。
但一家不知一家難,她說,對像她這樣的媒體從業者而言,較尷尬的是只有在一線城市,才能找到知名度企業及較高的薪水,若回地方縣城,就只能發展自媒體,「這就是為什麼我還在一線城市垂死掙扎的原因,除非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