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ECFA中止的動機及對臺灣的影響/魯云湘

台灣好報/ 2023.08.21 13:30

魯云湘(自由撰寫人)

中國商務部日前公布臺灣貿易壁壘初步調查認定,將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目下給台灣的關稅優惠。這一舉動,被臺灣視為中國的政治打壓和經濟脅迫,也讓兩岸關係增添緊張感。

首先,本文將從政治、經濟和戰略三個角度,分析中國若中止ECFA的考量與動機:
一、 政治角度:
近年來,我國政府因推動「去中國化」,並接受美國在政治及軍事上的援助,使中國當局認為,我國嚴重破壞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已違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因為ECFA對中國而言,不僅是一項經濟協議,也是一項政治協議,其目的是促進兩岸政治互信及統一進程。
因此,中國近期發出的訊息,不僅是政治上的警告,也有削弱我國朝野抵抗意志的企圖。

二、 經濟角度:
4月12日,中國商務部啟動對臺貿易壁壘調查,主因為中國產品在臺灣市場遭到限制,影響了競爭力與發展空間。並列舉其中2509項產品,遭到技術性貿易措施,稱其措施違反了WTO的規則。(根據我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統計,2023年1月至7月,對中國的出口產品金額達852.1億美元,進口產品金額為392.6億美元,貿易差459.5億美元,占我國出口貿易總額35.4%,進口僅19.1%。)
雖然,中國尚未對外公布中止或是部分中止ECFA,僅依據有關規定研究採取相應的措施,但仍可視其為一種經濟上的報復。旨在向我國施加壓力,以達取消或減少對中國產品的貿易壁壘,藉此提高優勢,將兩岸的進出口貿易金額提升至平衡狀態。

三、 戰略角度:
藉機干預我國內政,可能會影響明年總統大選的結果,並且避免美日等外國勢力介入臺海,進而影響到國家主權與利益價值。接著,透過如RCEP、CPTPP等相關協定,增加在亞太地區和全球的影響力與參與度,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政策持續鋪路,增加在東南亞、南亞及中東的投資與合作機會,以穩定自身的全球發展戰略。

其次,對臺灣將產生以下幾個負面影響:
一、 可能面臨貿易報復措施,如各項優惠稅率條款等,增加我國出口到中國的成本風險。

二、 失去進行ECFA第二階段談判內容的機會,無法進一步開放服務貿易、投資保障、爭端解決機制等領域的合作。

三、 鑒於我國並未加入如RCEP、CPTPP等協定組織,中國若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可能將影響我國企業的營收利潤,並降低國際市場的佔有率與競爭力。

面對中國若中止ECFA的可能,日後將造成兩岸的交流往來更加困難。雖然我國可以藉此與友好國家合作,並簽訂相關貿易協定。但在商言商,經濟著重的是彼此互利互惠的基礎之上,加上現在俄烏戰爭仍持續進行,無法確定與友好國家的貿易能長久維持。為此,我國應適時調整經貿政策,並適度開放進口中國產品的品項,以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發展利益。(圖:本報資料照)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