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中秋博餅 金門跨海來臺快閃3鬧區

大成報/于郁金 2023.08.20 23:45
新聞圖片

【大成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為了行銷2023金門中秋博狀元餅系列活動,金門縣觀光處特別跨海到臺灣北中南鬧區,舉辦3場快閃博餅體驗,還準備臺灣金門來回機票及金門特產等彩禮,要讓民眾體驗最道地金門中秋習俗。


2023金門中秋博狀元餅系列活動自8月29日至9月29日,熱鬧舉行1個月;在正式活動登場前,縣府觀光處先在臺灣舉行3場次快閃博餅體驗,為活動暖身;首場快閃博餅體驗在8月18日下午15時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廣場開啟序幕,由金門觀光小天使-「阿特」率先登場,吸引民眾圍觀拍照,現場還有博餅快問快答及精彩博餅體驗,熱鬧滾滾;接下來2場則是19日下午15時在臺中火車站,20日下午15時則移師高雄市廣三sogo百貨前廣場,每場次1小時。


觀光處表示,經過激烈4輪博餅賽後,由來自新北市陳小妹妹博得臺灣金門來回機票,陳小妹妹開心地說非常驚喜,沒想到來動物園玩還可博得機票,直呼真是太幸運。


金門縣觀光處說明,金門觀光小天使阿特真實身分是歐亞水獺是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全台目前只存在金門,這次活動由金門觀光小天使-「阿特」結合水獺生態保育,首場與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聯合行銷,期待讓臺灣民眾更認識金門、了解金門。


博狀元餅俗稱「博餅」,以擲骰子方式進行,是盛行於閩南地區特有民俗文化活動,相傳是出生金門洪門港(后豐港)鄭成功營中大將洪旭,在鄭成功領軍進攻金陵時,為穩定留守廈門官兵軍心,並撫慰思鄉情緒,發明博狀元餅遊戲,讓官兵在中秋節玩上一把,而在廈門、泉州、金門等地流傳,成為中秋佳節應景的民俗娛樂活動,流傳已超過300年,金門戰地政務時期一度絕跡;為傳承民俗、發展觀光,金門縣政府觀光處恢復每年舉辦,2012年入選「臺灣觀光年曆」,成為國際型觀光活動。


金門縣全縣推廣中秋博狀元大賽活動,始於2006年。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理事長楊再平說明,他當時擔任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幹事,為推廣金門觀光,向理事長呉嘉獎,提出恢復金門搏狀元之議,獲支持展開首屆海峽中秋搏餅王中王大賽籌備工作;在金門縣政府指導、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策辦下舉辦「首屆金門狀元王海峽中秋博餅大賽」,首次與廈門海峽導報社聯合舉辦「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王中王大賽」,並於2007第2屆進一步擴大在金門5鄉鎮舉辦社區初賽,引起縣民與觀光客廣大迴響,重現金門縣誌,且曾載金門中秋博狀元活動盛況。


根據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理事長楊再平撰文提供並授權小編整理如下:


一、博狀元的由來與變遷發展:


1、博狀元餅,又稱「搏狀元」或「博中秋」,俗稱「博餅」(poa̍h-piáⁿ),據1985年人民出版社「福建風物誌」記載,明末清初流傳於閩南泉州府、漳州府,潮州府;特別是在廈門和金門,甚至遠及臺灣(如彰化、埔里、臺南等地)的一種中秋佳節應景民俗娛樂活動,至今已有300多年;有些地方則稱為「奪狀元餅」或「搶狀元」,相傳這種遊戲可預測人未來1年內運氣好壞。


2、「搏狀元餅」由來,各家爭議,並無定論,「搏」原指雙方相撲打鬥,「搏狀元」指的是互相競爭奪取狀元,原有鼓勵奮進之意;目前已被「博」字取代,容易被視為只是一種「博戲」,而忽略「寓教於樂」文化意義。


3、金廈民間比較盛行說法是,相傳在明末清初時,延平郡王爺鄭成功在廈門、金門兩島屯師,作為反清復明和驅逐荷夷收復臺灣根據地;由於鄭軍士兵多來自福建、廣東等地,離鄉背井,征戰多年,每到中秋前後,更加思親懷鄉,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閩南人也有一句俗語「中秋無轉厝無祖,年兜無轉厝無某」;因此,為了排解士兵思家念親情緒,避免軍心浮動,鄭的金門籍部將金門後豊港先賢洪旭(廈門稱洪本部)與本部衙堂屬員,巧妙設計出一套「中秋會餅博狀元」遊戲,可寓教於樂,並由鄭成功親自批准,從陰曆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前後6夜,讓全體將士按單雙口,分批輪流賞月博餅同歡,以激勵士氣。


4、另有一派學者(如廈大教授劉海峰、洪卜仁)認為:「博狀元餅」是由古代北方流行「狀元籌」博戲,流傳到閩南之後演變而來,以鄭氏治軍之嚴,應不容這種搏戲存在軍旅生活之中,否定了中秋博餅始於鄭軍所創說法,認為是洪旭所創之說,缺乏文獻證據,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劉海峰認為,「狀元籌」因為被移用到會餅上而得以保存下來;但不管這項民俗活動由來為何,並無損於閩南人民對「中秋博狀元」喜愛和熱衷。


5、特別是近年來,在廈門市各界積極推動下,已將這種民俗,包裝成一項社區聯誼和人文旅遊活動,及商業促銷推廣,甚至已成立廈門博餅民俗園,並製作成餡餅等知名糕點禮盒,成為到廈門觀光客人手1盒伴手禮,形成一種特殊「博餅經濟」,其盛況甚至有「大中秋,小春節」説法;而且中秋博餅已於2008年6月14日由中國大陸文化正式公佈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重點保護與發展項目。


二、博狀元工具與遊戲規則: 博餅遊戲規則及科名對應說明如下:


1、一秀:擲出一粒紅四,得一塊「一秀餅」(直徑約半寸有餘)。


2、二舉:擲出二粒紅四,得一塊「二舉餅」(直徑約1寸)。


3、四進:擲出四粒點數相同者(四粒紅四除外),得一塊「四進餅」(直徑約1寸半)。


4、三紅:擲出三粒紅四,得一塊「三紅餅」(直徑約2至3寸)。 5、對堂(另稱「分平」):點數自一排至六,或點數平分各半,得一塊「分平餅」(直徑約4寸)。


6、狀元:以下幾種皆為狀元,兩人以上同點,以點數組合最大者,可獨得頭彩「狀元餅」(直徑約6寸,宛似一輪明月,餅上印有「元」字及「嫦娥奔月」、「桂樹玉兔」等圖案):


(1)小狀元(四紅):擲出四粒紅四;其中,「四紅帶十二」上大。


(2)狀元插金花:是四粒紅四帶兩粒紅一;除可得「狀元餅」外,還可以搶走「對堂餅」。


(3)五子登科(簡稱五子):擲出五粒點數相同;當中,以「五粒六」最大;「五粒一」最小;另也有將「五粒四」單獨列為「五紅」,比其它五子為大,均為暫具狀元。


(4)大狀元:在臺灣稱為「六合同春」,指六粒骰子點數相同,即「六同」。


7、特殊情況,有2種情形:


(1)六撲紅:出現「六粒紅四」,是全會最大「狀元公」,可通吃所有會餅或彩品。


(2)六撲烏:出現「六粒黑六」,原指「歹吉兆」;按古代規矩,必須關門禁燈,讓所有玩家一起摸黑搶餅,因過於粗魯,目前大多已取消不用,或改為「六六大順」吉彩,比照「六撲紅」,可通吃所有會絣或彩品。


博狀元活動歷史相關文獻記載 至於有關博狀元餅活動相關文獻記載,可見諸以下顯示,清末民初廈門一帶確有博狀元餅或博狀元籌的習俗:


1、清末廈門詩人王步蟾《鷺門雜詠》的「月並(餅)團圓新買得,拈骰奪取狀元籌」詩句。


2、清末舉人黃翰《禾山詩鈔》中亦有一首《賭月餅》詩:「六子齊投任變翻,街頭巷尾笑言喧;科名久已遭人唾,猶集群兒搶狀元」。


3、宣統二年(1910年)廈門報紙已有商家製作狀元餅的記載等。 清代臺灣也有「中秋博餅」習俗,據高拱乾《臺灣府志》(1696年)、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1741年)皆有記載--中秋,祭當境土地.張燈演戲,與二月二日同;「春祈而秋報」也,是夜,士子遞為讌飲賞月.製大月餅,名為「中秋餅」;硃書「元」字,擲四紅奪之,取「秋闈奪元」之兆,山橋野店,歌吹相聞,謂之「社戲」,更有置筆墨、紙研、香囊、瓶袋諸物,羅列市廛,賭勝奪采,負則償值..。


楊再平指出,可見當時盛況,這是因為古代以8月為「秋闈」,即鄉試第三場考試的日子;所以,舉辦8月中秋博餅活動,就是為了求取「狀元奪魁」好彩頭;而近代臺灣學者林再復也曾在其撰寫《閩南人》中寫道:「中秋節比較特殊的風俗是擲狀元餅」,並詳述了博餅玩法;1979年《金門縣志》內,還在描述八月十五日中秋的禮俗中,提及「親友以月餅、水果相饋贈,是夜或以六骰擲狀元餅賭勝,亦有婦女聽香以蔔休咎」,把博狀元餅當作是一種中秋團聚博戲。


在金門實施戰地政務軍管時期,由於全面禁賭關係,使得這項與賭博沾上了一點邊的民俗活動一度沉寂,解嚴後,才又重新受到社區民眾提倡鼓吹。


楊再平說,當時城隍廟管委會主委顏西林任內恢復辦過;文史學者葉鈞培也曾口述歷史整理金門博餅遊戲規則,刊於《金門季刊》;目前金門奇香餅店的老師傅,依然堅持採用古法製作這種「狀元餅」,鄉閭傳香!另外,廈門「鷺水薌南—閩南語部落」網站,曾經刊載一首網站作者自撰,用於博餅比賽前向參賽者講解遊戲規則的「盤喙錦」(poâⁿ-chhùi-gím),即「順口溜」,以閩南語唸誦出來,甚為有趣!


楊再平特抄錄,另供大家參考欣賞:「博餅著準備,代先唱(chhiàng)規矩;眾儂聽分明,事後莫(bo̍h)糾纏;逐家圍桌墘,某儂先開始;手搦骰仔子(ji),鏘喨tan落去;碗内獻數字,賞罰有根據;博著啥物點,著賞伊啥物;骰若跳出礓,罰伊停一期;博好換隔壁,直直輪落去。等遘月餅盡,遊戲嘛停止」。


鐘立偉科長表示,中秋博狀元餅活動今年邁入第18年,活動自8月29日起,來金旅客只要憑機票,就可以在金門尚義機場博餅1次,也可免費體驗穿著古裝,一同體驗當狀元樂趣;更多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活動網站查詢:「https://kinmen.travel/go/3YaOzYex」。(金門縣政府提供照片)

新聞圖片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