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澱粉類超過130°C易有致癌物 營養師建議低溫烹煮最健康

台灣好新聞/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3.08.17 17:59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新聞圖片


澱粉類食物是每人每日必需攝取的六大類食物之一,台南市立醫院張麗娟營養師表示,馬鈴薯、番薯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經過130°C溫容易產生丙烯醯胺,在動物實驗被證實具有致癌性,平常要留意食物烹調方法,以減少潛在的健康風險。

張營養師營養師指出,澱粉食物在高溫烹調時會產生丙烯醯胺,這類產品包括薯條、馬鈴薯片。而高蛋白質含量的食物如牛、豬、魚、雞肉,在高於150°C的溫度烹煮時,蛋白質會分解或變性而產生異環胺,丙烯醯胺及異環胺都是屬於毒性物質。高溫烹調的時間越長,產生有害的致癌物質會越多,尤其是焦黑的部份毒素最多,因此建議民眾,少吃食物焦黑的部分。

麗娟建議,以低溫烹煮方式最好,蒸煮是一種能夠保持食物營養價值並減少致癌風險的健康烹調方法,可保持食物的水分,也不會過度高溫。過度加熱可能會增加致癌物質的形成風險。以涼拌、清蒸、燉煮、清炒等方式料理,肉類如要煎、烤,可先以微波爐或蒸煮方式料理,以減少高溫烹調的時間,降低有害物質產生。









































張麗娟營養師提醒,油炸食物本身熱量及脂肪都偏高,本來就不利健康,加上高溫易致癌,所以盡量減少攝取頻率。烹調食物多用蒸、煮、滷等少油的方法,多吃天然食物,保持飲食多樣化,不要過度依賴單一種類的食物,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就能降低特定食物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更多新聞推薦

非洲豬瘟入侵瑞典 即起自瑞典攜帶豬肉製品入台開罰20萬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