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即便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7月上路,但同時,政府也推出新青安優惠方案、第二年的300億租金補貼方案等,雖然台灣經濟成長率今年無法保2,但不動產估價師認為,在總經、通膨率維持一定狀態,加上觀測資金面,客觀可以判斷早在5月房價就止跌,目前台灣房市沒有出現破壞性價格的重大利空。
去年美國進入升息循環加上縮表,台灣央行則採鴿派升息步調,購屋族轉趨觀望,而建商也因央行打炒房,限制土建融貸款成數,以及購地貸款限18個月內動工,讓建商縮手不再追價獵地,以及不少建商轉而先建後售,市場氛圍轉溫吞。
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分析,包括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的預售屋換約限制不溯及既往,以及觀察5月的平均房價,也出現下跌收斂,因而當時就推估今年第二季房價落底,但這並不代表第三季會好或壞。
他表示,依據自己觀察房價走勢,主要是看「台灣經濟成長率」與「通膨率」,這是最重要的基本面,因為經濟成長率代表財富產生,而房地產就是經濟的果實,的確會反應在房價、物價上;至於通膨率,通貨膨脹代表貨幣貶值,因對物要保值,所以房價會拱在那邊。
至於陳碧源長期觀察「資金面」M1B、M2變動率與房地產的關聯性,M1B、M2年增率若超過10%,房市會很熱,若為5至6%,房價持平,若低於5%,就要注意下跌風險。
值得觀察的是,6月M1B及M2年增率分別下降為2.35%及5.93%,續呈死亡交叉,剩代表定存資金的M2年增率為5.93%。指標意義就是,房價持平,但得注意下跌風險。
不過,陳碧源認為,以房地產很重要的「政策面」觀察,目前頗有「政策實施日等於房價落底日」的味道,尤其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後,也逐漸被淡化。相較早期政府會透過資金管控,如清查買方資金來源,以及土管面的管控,例如容積率管制等,還有政府釋出供給,造成房市出現破壞性價格,現今則較不偏向使用這類工具。
陳碧源說,若市場有出現多地爛尾樓,民眾可撿便宜,但反面效果就是失業率肯定也高,這樣的價格下跌,民眾跟政府都並不樂見。
他提到,政策面與房價直球對決,就是「政府要釋出供給」,對買賣市場的直接衝擊,尤其現在社會住宅興建品質不錯,應該不會再出現早期國宅品質堪虞的狀況,這點政府應該加以思考。
尤其陳碧源強調,多數民眾觀念是「買不起才租」,社宅或租金補貼,所謂「租」對價格,不會產生破壞力,甚至用投報率思考時,當價格拱在那邊,反而會造成漲租效果,這也是現在租屋族面臨到的窘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