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秉儒》用年輕碧血揮灑的湛藍天空
【愛傳媒楊秉儒專欄】8月14日,是『八一四空軍節』。『八一四空軍節』是中華民國政府於1939年9月頒令以為紀念發生在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8月14日中日『淞滬會戰』時期的『八一四空戰大捷』。
早在1937年8月8日,日本最精銳之『鹿屋海軍航空隊』就從日本九州鹿屋基地出發,鹿屋海軍航空隊(之前維基百科記載是錯的,這次的攻擊命令中並沒有木更津海軍航空隊)。18架三菱九六式十一型(G3M1)陸攻機(陸上攻擊機/陸基型轟炸機)進駐臺灣台北松山機場(是的,你沒看錯,就是臺灣台北的松山機場),於8月14日分為兩批各9架,由淺野橘太郎少佐與新田慎一少佐分頭率領,第一批在12:50時、第二批在13:05時先後由台北松山機場起飛,計畫攻擊廣德和筧橋兩地。當時上海東方120浬的海面上,正好有一個暴風半徑300公里的颱風,這颱風打亂了中日雙方原訂的作戰計畫。日本帝國海軍第三艦隊的鳳翔、龍驤及加賀3艘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全都因為狂強的風勢而延緩行動,但是鹿屋海軍航空隊過於狂妄自大,認為中華民國空軍完全沒有迎戰能力,竟企圖挾著九六式陸攻機高航速的優勢,在完全沒有戰鬥機群護航之下,仍按原計劃讓這18架轟炸機隊直接進入中國境內。(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霍克三驅逐機根本就是追著三菱九六式十一型陸攻機打,完全沒有日軍戰鬥機出來迎戰。)
在中華民國方面,中華民國空軍第4大隊於13:25時左右從周家口起飛,也因颱風的肆虐,造成整個大隊進入安徽省蕪湖境內就碰上雲層低壓、氣流不穩的天候,雖然21隊、23隊於15:40時順利在筧橋落地,但22隊卻先在安徽省的廣德機場落地加油。在8月13日就先行搭乘 Douglas DC-2運輸機抵達南京開會的第4大隊大隊長高志航中校,大約在13:20時也回到筧橋等待4大隊機群。在此之前,防空情報電話已告知高志航有敵機朝杭州方向飛來,待李桂丹隊長率領的21隊和毛瀛初隊長率領的23隊,先後降落筧橋並準備進行加油掛彈時,高志航詢問駕駛大隊長座機的曹世榮,將座機停放於何處,在加油車和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先叫曹世榮與王蔭華少尉先搖車啟動編號IV-1號的霍克三座機,率先升空警戒,並要求21隊的第1、第2分隊亦立即升空迎敵。結果於16:00時抵達杭州筧橋上空的新田分隊,就這麼陰錯陽差地與第4大隊備戰的機群碰個正著,指揮小隊的新田少佐一出雲層,發電機即遭霍克三擊傷,未及投彈便偕2號機脫逃;3號機(桃崎三等空曹及恩地三等空曹駕駛 )雖投彈擊中機場旁鐵道上的一輛油罐車,卻也因而暴露自己的行蹤,被高志航逮著,在僚機譚文分隊長(駕2104號機)的掩護下,高志航首開空戰紀錄,將其擊落,該機墬毀於錢塘江邊的金門檻(一說為筧橋半山附近)。另外,21隊隊長李桂丹上尉(駕2101號機 )率柳哲生少尉(駕2102號機)、王文驊少尉(駕2103號機),合力將第3小隊3號機(三井一等空曹及森田三等空曹駕駛)擊落於喬司鎮李家村!而第3小隊2號機(駕駛為山下及川崎一等空曹,轟炸偵察員為大串均三等空曹)被高志航盯住,在高空連續攻擊中,該機中彈73發,左引擎失效,最後勉強飛回台北松山,降落重損,無法修護再用。在這場空戰當中,高志航的座機右側及引擎也中彈微損。筧橋空戰一役,日軍九六式陸攻機2架被當場擊落,1架重損,新田分隊剩7架轟炸機於19:05飛回台北松山機場。
另外,前往廣德攻擊的淺野分隊的運氣也沒好到哪兒去,在16:30時左右即將抵達廣德之際,先是碰上試飛一架剛檢修完成的霍克三的暫編34隊隊長周庭芳上尉,雖該機未裝彈藥,但周庭芳仍冒死以單機衝散其編隊,致使轟炸機群倉皇中,將16枚炸彈投在機場旁的稻田中;在折返杭州途中,日軍又正好遇上在廣德加完油,繼續飛向筧橋的22隊霍克機群。鄭少愚分隊長擊中第二小隊二號機(小川一等空曹及才田三等空曹駕駛),這架飛機後來撐到基隆社寮島(今和平島)附近墜海!淺野分隊在22:20時最後1架(共8架)飛機在松山機場落地。中國空軍首日空戰告捷,儘管當日戰鬥中有2架霍克三油罄(金安一的2106號及劉樹藩的2105號)迫降,其中劉樹藩少尉更因傷重不治,但捷報傳來仍令令全國軍民為之一振,國民政府於1939年9月頒令每年的8月14日為『空軍節』。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這是矗立在筧橋中央航空學校的碑文。從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對日抗戰期間,中華民國空軍一共擊落日本軍機914架,地面600多架,中華民國空軍犧牲6164名飛行員,2468架各式戰機被擊落。這些為國捐軀的飛行員,絕大多數都是20多歲的年輕生命。
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自民進黨執政後,長久以來都無視於這種將『歷史話語權』拱手讓給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嚴重性,甚至想方設法地從各個層面切割臺灣與中國歷史、文化之間的臍帶,只能徒呼奈何。
「風雲際會壯士飛,誓死報國不生還」,在這八一四空軍節,謹以此段影片,紀念這群筧橋英烈,以及他們用年輕碧血揮灑的湛藍天空。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