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 象鼻族 銀杏颱風

刀郎的歌曲~《羅剎海市》/袁頌安

台灣好報/ 2023.08.13 09:16

袁頌安

《羅剎海市》歌詞
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
過七衝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
只為那有一條一丘河
河水流過苟苟营
苟苟營當家的叉杆儿喚作馬戶
十里花場有渾名
她兩耳傍肩三孔鼻
未曾開言先轉腚
每一日蹲窩裡把蛋來臥
老粉嘴多半輩兒以為自己是隻雞
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
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隻雞
勾欄從來扮高雅
自古公公好威名
打西邊來了一個小伙兒他叫馬驥
美豐姿 少倜儻華夏的子弟
只為他人海泛舟搏風打浪
龍遊險灘流落惡地
他見這羅剎國裡常顛倒
馬戶愛聽那又鳥的曲
三更的草雞打鳴當司晨
半扇門楣上裱真情
它紅描翅那個黑畫皮
綠繡雞冠金鑲蹄
可是那從來煤蛋兒生來就黑
不管你咋樣洗呀那也是個髒東西
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
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隻雞
豈有畫堂登豬狗
哪來鞋拔作如意
它紅描翅那個黑畫皮
綠繡雞冠金鑲蹄
可是那從來煤蛋兒生來就黑
不管你咋樣洗呀那也是個髒東西
愛字有心心有好歹
百樣愛也有千樣的壞
女子為好非全都好
還有黃蜂尾上針
西邊的歐鋼有老闆
生兒維特根斯坦
他言說馬戶驢又鳥雞
到底那馬戶是驢還是驢是又鳥雞
那驢是雞那個雞是驢
那雞是驢那個驢是雞
那馬戶又鳥
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沉寂歌壇多年後,歌手刀郎推出全新的華語專輯 ~《山歌廖哉》。其中他作詞作曲的一首名為「羅剎海市」曲子,據說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全球的播放量目前已經突破80億次。如此的超高量,震驚了太多的人,因此,大家稱之為不可思議的 ~「神曲」,一點也不為過!刀郎以他沙啞而有磁性的嗓音,節奏明快又動聽地引經據典,詮釋暗諷了當今社會上顛倒的亂象,真是入木三分,難怪引起了如此熱烈巨大的關注和迴響。

想不到一個高中沒有畢業就踏入社會奮鬥的青年,自修自學,能寫出如此有深度,有內涵的作品,實在令人刮目相看。我們這些上了年纪的人,對如今年輕人喜愛的一些快節奏饒舌歌曲,常常感覺其內容不知所云,實在不敢領教,更不認同。事實上如今是個一切講究效率速度的世間,對這些饒舌歌曲,年輕人在享受它們的節奏快感,而我們這些老人喜歡的悠閒雅訓詞曲,年輕人未必欣賞,這就是所謂的「代溝」吧?

刀郞在「羅剎海市」這首歌曲,提到蒲松齡的大作《聊齋志異》中,馬驥到「羅剎 – 海市」故事;及哲學家路德維希·維根斯坦。蒲松齡出生於明朝崇禎十三年,逝世於清朝康熙五十四年,他是山東淄川人。他所著《聊齋志異》有十二卷,四百九十八篇,有四十八萬多字。他收集民間故事,塑造了諸如:「聶小倩」「嬰寧」「蓮香」⋯ 等女鬼、狐仙故事,及怪異民間傳說。《羅剎 – 海市》就是中華美少年馬驥,在羅剎國經歷顛倒美醜,及在龍宮的故事 ⋯

二十世紀偉大的哲學家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1889年出生於奧地利,逝世於1951年。大家認為他是許多哲學家中,天才中的天才,他研究領域包括數學哲學、精神哲學、語言哲學等多方面,成就非凡。刀郎這位歌手真不簡單,他涉獵中國的歷史、文化,及外國的文學、哲學,令人欽佩!

但是網路上對《羅剎海市》這首歌,宣染最多的是刀郎和樂壇名人 ~ 那英、汪峰、楊坤、高曉松的糾葛。如今52歲的刀郞生於1971年,他是四川人。高中沒有畢業,他就輟學就業,從事歌曲的創作。歷經挫折直到他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這首歌的唱碟大賣270萬張暢銷後,聲名大噪。他創作的歌曲:「披著羊皮的狼 」「手心裡的溫柔」「北方的天空下」「衝動的懲罰」「西海情歌」「黃玫瑰」「燕分飛」「世界如此寂寞」「情人」 ⋯ 等都很受歡迎。但是他單打獨鬥,自己力求上進,沒有師承,沒有背景,因此引起一些樂壇大老名人們的猜忌。當年紅極一時的音樂界大老名人們 :那英、楊坤、汪峰 ⋯ 等人把持的電視「中國好聲音」節目,對 刀郎打壓。認為刀郎的歌曲,跟不上時代腳步,唱碟雖然暢銷,其歌曲算不上是音樂。甚至有人加油添醋認為,由於大多是「農民」喜歡刀郎這些通俗的歌曲,所以他的唱片才能有如此大量的銷售 ⋯ 這樣負面的評論,讓刀郎隱退了多年。但是港台音樂界的巨星,像劉德華、譚詠麟、李宗盛、羅大佑 ⋯ 對刀郎的才華卻十分推崇。所以很多網友認為刀郎這次復出,是十年磨一劍,以「羅剎海市」為劍,揮向當年詆毀貶損他的人,但是 刀郎的經紀人出面否認 ⋯ 。

也有人認為《羅剎海市》,是暗諷當今中國社會的亂象,但是此曲的風行,卻能獲得 人民日報、央視等官媒的認可認為是「一股清流」,如果不受政府的肯定,應該早就被封殺了。更妙的是台灣網友,認為是對當今由民進黨執政下,台灣社會亂象的諷刺;也有德國人、美國人 ⋯ 認為是對當今德國、美國 ⋯ 社會亂象的暗諷。這些網路上人們的反應,誠如《羅剎海市》歌詞的收尾:「那雞是驢 那個驢是雞 那馬戶又鳥 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照片作者提供)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