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副刊/什麼是登山嚮導,「導遊」還是「教練」?

桃園電子報/編輯部 2023.08.09 15:27

我們問過自己:想要成為「導遊」還是「教練」?這兩者都具備難以取代的專業;對於登山嚮導來說,需要去揣摩自己在兩個角色之間的整合。

 

很多人說疫情之後國旅戶外發大財,但更多沒有被看到的是這產業長久以來的風險:除了看天吃飯、法規產業結構的不完善,還有登山社總被當作旅行社、專業只被視作服務業的消費眼光。

 

當前的網路時代,大眾花費的參與成本都很低,報名登山行程就如同網購;但我們認為,「登山」尤其重視親身經歷、現地的體感經驗,那不是只消滑鼠點點鍵盤敲敲,彷彿網路上貨比三家就能夠看出鑑別度的。

 

後來我發現:一直在山下對著不爬山的人說著山裡多美好,恐怕都遠遠比不上真的帶他爬過一次山。

 

奇萊北峰稜線遠眺奇萊主峰。圖:陳慧元攝

我們心裡對於帶團登山的想法,是期許自己能夠成為大眾獨立進入荒野前的協助者,讓更深、更廣、更美,更不一樣的台灣被發現;同時亦挖掘出更多不一樣的自己。像是一次我們嚮導中央尖的帶團經驗,便讓我們自己更肯定所追求的價值理念。

 

預定登頂那天,經過漫長的 1500 公尺爬升,原以為就要在一片霧雲之中登頂;萬沒料想,登頂之後瞬間雲破天開,團員中 4 位年紀大概都是我們的父母輩的大姐,倏然在山頂上放聲擁泣,有人說著自己罹癌,有的說自己有哪些慢性病、親友都建議不要爬那麼難的山……然而這一刻,她們都覺得很感動、也很感激,中央尖,這座被眾多山友視作難以攀及的夢想之巔,自己竟有辦法一步步走到這裡。

 

她們是逐步參加 TGH 的活動,慢慢進步,因為信任我們,她們才會持續報名,跟著我們一起成長。能有這樣滿意的成果是經過時間累積,逐步逐步邁進,讓我敢於自信的主張:我們正在朝我們想走的方向前行。

 

中央尖登頂成員。圖:陳昱仁攝、陳慧元提供

也是因為如此,相較於其它商業登山社,我們開設了不少冷門、甚至對許多山友都有點「進階」的路線,像是:八通關上玉山、大霸北稜、嵐山工作站、大小劍、白姑大山、八棲松縱走、四神湯縱走、大元國小……等等。

 

然而,要有辦法帶領人真正深入戶外、而不只是變成另一種觀光體驗,首先當然是專業,亦即本身從事登山領域的體能、技術;與此同時,我們認為還需要更有韌性的回頭來跟引導、教育作結合。

 

我們問過自己:想要成為「導遊」還是「教練」?這兩者都具備難以取代的專業;對於登山嚮導來說,需要去揣摩自己在兩個角色之間的整合。

 

身為「教練」,更側重在訓練的指導──當然如果想去更遠更長天數更難以抵達的地方,團員自身基礎能力的提升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但是──如果沒有一份發自內心令人觸動的動機,是難以激起常人對於訓練的意願。

 

作為「導遊」,帶領旅客遊覽路線的人,如何可能引導團員,放棄都市的便利、放下社會的身分,建立起他們對於荒野的好奇與嚮往,只為走入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旅程?

 

所以我們得持續的問:自己是為什麼而爬山?一般人又為什麼會想要爬山?他們想在山裡獲得什麼?他們曾經在荒野中看見什麼樣的景色?是什麼在山裡召喚了我們?一雙眼神,一片風光,一畝回憶,或僅僅是一份神往?

 

高爾夫球場營地,戒茂斯登嘉明湖路線。圖:陳慧元攝

面對風險的真實反應,坦誠而赤裸的分享,以及在緊密的團體相處中,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人與自然的連結,還有人與自己的連結──這些都是無法在都市獲得,卻在自然戶外中能夠充分吸取的養分。

 

這是我們對於登山體驗想創造的歷程曲線,要讓團員、嚮導彼此一路隨著時代與歷練,有更完整成長的關係與目標。

 

南非作家 Laurens van der Post以「the great hunger」比喻超越一切的慾望,對於意義的渴求,我們的名字遂將意義與疑問兩者合在一起:The Great Hunger,山問攀登。讓我們一齊向山走去,一邊走,一邊問。

 

作者:陳慧元
The Great Hunger 山問攀登執行長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本篇文章轉載自 桃園電子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