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風》平埔族漢化的見證-竹北采田福地
【愛傳媒樂風專欄】臺灣北部新竹一帶,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活動區域。
荷蘭統治時期,曾統計該社人口有523人,原居於香山一帶。鄭氏治臺後,因戰爭的需要,徵調原住民修築防禦工事,引起大規模反抗,竹塹社人敵不過鄭軍,逃入十八尖山、客雅山等丘陵地,後因招降又陸續回到原居地。
清代時,竹塹社遷往新竹市區一帶。1721年朱一貴起事,一路北攻,竹塹社頭目衛阿貴抓住了這個歷史機遇,率領社丁支援清軍,受到清廷褒揚,提升了自身的社會地位。
清代臺灣原住民具有較高社會地位者,除了參與科舉這途徑外,比較多的是透過協助平亂而取得,但有一得必有一失,好處是地位較高,可得到較多資源,也減少漢人的欺凌,畢竟後面有政府撐腰。
但壞處就是加速漢化的腳步,忘了我是誰,采田福地就是漢化的明證。
1733年,竹塹社民被當時的淡水同知徐治民由市區遷往北門外,新的社址就稱為新社。後因溪水氾濫之故,又再度遷往竹北,亦稱新社,為免混淆,原本的新社被改稱舊社。
1758年,大清帝國的薙髮令終於降臨在竹塹社,臺灣知府覺羅四明要全社改為滿族髮式,賜衛、錢、三、廖、潘、黎、金七姓,並建祠堂,奉祀福德正神及七姓祖先神位。1760年,乾隆皇帝賜予七姓祠堂「義勇可嘉」匾額。
1854年閩粵械鬥,七姓公館遭池魚之殃,毀於大火,重建後,稱為「采田福地」。1985年,采田福地被列為古蹟。
走入采田福地,看到那些土地公的信仰、祖先牌位、孔子神位,若無特別做功課,真的會以為就是一般漢人的祠堂。
這個七姓祖先牌位錢姓居中,字還特別大,其原因也許可以從1894年陳朝龍編寫的「新竹縣采訪冊」找到:
「......舊時丁口千餘,厥分七姓:曰錢、曰衛、曰廖、曰三、曰潘、曰黎、曰金。今惟錢姓丁口最繁盛,計有二百。衛、廖、潘、三等四姓,每姓丁口只有數十,其黎、金兩姓則已絕嗣矣......」
推測因錢氏勢力大,故居中,黎、金香火已斷,所以排最旁邊。
1878年,番佾生(未考取秀才,但成績尚可,在祭孔時可以跳佾舞的學生)廖瓊林著有「新社采田公館記」,原書於大廳木匾上,原物不知是否尚在。但新竹縣采訪冊中有抄錄全文。目前則刻成石碑。
在原住民文化逐漸消亡的今天,采田福地的存在彌足珍貴,即便它已是漢化後的產物,也總比一絲一縷都沒留下的好。
作者為一介小角色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經授權刊載,原文出處:樂風的民藝筆記部落格。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