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油價 英超 00713

碳焦慮有解? 洪奇昌帶綠委協助企業落實淨零轉型

匯流新聞網/潘語綺 2023.08.07 15:43

碳焦慮有解? 洪奇昌帶綠委協助企業落實淨零轉型 275

碳焦慮有解? 洪奇昌帶綠委協助企業落實淨零轉型 27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國際上落實碳關稅、綠電量能不足與碳交易制度上路,企業減碳的壓力愈來愈大,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今(7)日舉辦淨零公聽會表示,台灣碳交易所也在同日上市,各企業為了減碳,都出現「碳焦慮」。台經院院長吳中書呼籲,台灣中小企業涉及範圍廣泛,相關部會應針對不同產業,進行更有系統的輔導機制。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7)日正式揭牌,總統蔡英文表示,從2023年到2030年,淨零碳排整體努力,預計帶動4兆元以上民間投資,創造5.9兆元產值,提供超過55萬個相關就業機會。民進黨籍立委邱志偉、林楚茵及台灣產經建研社,今天在立法院舉行「碳焦慮有解?協助企業落實淨零轉型」座談會,邀請產官學界提供建言。洪奇昌表示,碳權與碳交易的本質意義,是政府借用市場的力量,協助窮盡減排手段的企業實現低碳生產、落實「淨零轉型」的補充機制;同時,也是政府協助台灣承擔全球氣候治理責任並與國際接軌的必要措施,公眾應予正面看待。

洪奇昌強調,全球氣候治理議程似乎比預期來的更快且急,以外貿為經濟支柱的台灣,不論是政府或企業都需要加緊補課趕上進度。他表示,台灣企業是很有競爭力與前瞻規劃的執行力,期待政府在輔導措施,低碳轉型升級,碳權交易機制的能投入能夠更多輔導資源,並加速完善法規配套;台灣產經建研社也盡力配合政府,透過座談會的產官學交流,以協助企業化解碳焦慮,穩健邁向淨零轉型目標。

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期待政府有多元的作為引導企業減碳,要思考如何與國際接軌,碳權價格具備流通性,碳權市場才有健全的發展。監管機構希望企業定期揭露碳排放,那要有用嚴謹的方法核實驗證碳權;要注意歐盟推動碳排減量管制會出現「碳洩露」情況,避免企業為了減碳反而進口更多碳的碳排轉嫁問題,處罰與獎勵的機制要配套執行。

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期待政府有多元的作為引導企業減碳,要思考如何與國際接軌,碳權價格具備流通性,碳權市場才有健全的發展。監管機構希望企業定期揭露碳排放,那要有用嚴謹的方法核實驗證碳權;要注意歐盟推動碳排減量管制會出現「碳洩露」情況,避免企業為了減碳反而進口更多碳的碳排轉嫁問題,處罰與獎勵的機制要配套執行。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副處長吳佳穎說明,政府盡力協助約160萬的中小企業,提升企業對減碳的知能,特別是受到供應鏈低碳衝擊的企業,要優先來處理輔導,大帶小的作法就是輔導讓一些企業作為典範,而相關領域的企業可以去見習,促成整個產業聚落或供應鏈上下游的碳盤查。

台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沈錦全認為,減碳像產業的大隊接力,上下游供應鏈逐層做好碳盤查,碳排數據一棒交一棒到最後的產品,就有清楚的資訊揭露,可以提高整個產業的綠色競爭力。除了企業大帶小落實碳盤查,也希望參考日本由上而下制定方針,由政府來引導產業;日本菅義偉首相時宣布2050實現碳中和目標並公布綠色成長戰略,並任命經濟產業大臣兼任擔當大臣實行推進「綠色轉型(GX)」。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台灣企業的減碳壓力相當迫切,不做減碳就接不到單。政府推動減碳的位階越高,跨部會協調才更快更有效,可以參考歐盟以政府採購、租稅減免、鼓勵綠能、自動化等投資、技術支援平台協助等等作法。供應鏈上游帶下游、企業大帶小之外,也要多借助第一線接觸廠商的公協會,發揮積極的認證、教育、諮詢功能。碳交易所已上路,後續相關子法標準要明確讓廠商可以依循遵守,並與國際接軌確保認證效力。可以預見將有交易哄抬的情勢,政府也需思考平衡機制。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副總經理陳紹晃說明,銀行過去半年培養125名人員接受碳盤查的訓練,並與客戶一起共學;並有一對一的輔導瞭解企業的難處為何,透過一站式的輔導,把訊息跟資源整合給中小企業客戶來解決問題。針對淨零轉型發展多種融資專案,永續綠能的資本支出可以達8成以上,國發會近期也有200億提供建置綠能、節能系統設備的融資,上限從4億提高到10億,需要更多的管道,讓中小企業知道訊息。

經濟部工業局永續發展組副組長潘建成說明,CBAM目前只是過渡期,只申報碳盤查而不強制要求查驗,後續預計2026上路的憑證,也只開放範疇一。將努力協助企業釐清各項資訊以減輕焦慮,幫助企業瞭解誰要求做碳盤查?而企業做的目的為何?又要做到什麼程度?要不要做查證?要找誰來負責?這些訊息將依照環保署盤查作業指引,開設課程以及諮詢管道來輔導企業。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籌備辦公室簡任技正蘇意筠表示,跟經濟部有組團去歐盟瞭解及討論CBAM的狀況與內容,並且追蹤更新掌握。以鋼鐵扣件為例,產品的碳含量在總量管制下有一個免費的配額,這些細節的相關資訊,政府各單位盡力向企業說明、溝通。碳交易的子法我們強調與國際接軌,自願減量抵換的碳權符合可量測、可驗證、可報告(MRV)之原則,以及具備外加性、保守性、永久性、避免產生危害及避免重複計算等五大原則,不會讓歐盟認定有漂綠之虞。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副教授、前公平交易委員會李禮仲指出,減碳是國際趨勢,只有主動退出或被動淘汰兩條路。企業因應淨零轉型,生產從要製程的可視化與數位化開始,來達成低碳化、提高效能的目標。企業進行碳盤查勢必得思考「先賺錢再更新」還是「先更新再賺錢」。碳中和其實是清償企業對環境的負債,提醒企業要更重視環境的成本。

產業代表豐興鋼鐵公司勞安處處長趙桓丘表示,作為從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第一批盤查的企業,10年來一直配合政府落實減碳工作。執行碳盤查,範疇一的部分將持續努力,但難題是範疇二的電力使用。目前綠電的價格跟供給量,傳產跟科技業競爭並無優勢,也就是看得到但吃不到。台灣111年電力排碳係數為0.495公斤,比我們在競爭的歐美國家高出不少,希望政府減碳的策略朝降低電力排碳係數的方向進行;在2050的淨零路徑上,各階段也要有明確的排碳係數目標,讓企業可以推估未來範疇一、範疇二的減碳目標。

照片來源:邱志偉、林楚茵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碳交所揭牌3-1】加速淨零轉型!碳權交易所開張 低碳零碳化成新商機

郭台銘訪美歸來欲趕南投勘災 為避免影響搶救緊急喊卡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