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美軍部署新微型潛艇,瞄準「太平洋地區特種作戰」

獨家報導/獨家報導 2023.08.07 14:11
美軍一批新型的特種作戰微型潛艇(DCS)將投入海豹部隊實用。圖/擷取自推特帳號@Aurora107E

獨家報導 記者楊俊斌/綜合報導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美國海軍最近部署一艘新型微型潛艇,將用於「海豹」突擊隊執行秘密任務。這種新型潛艇能使「海豹」突擊隊在「溫暖、得到充分休息、補充水分和準備就緒」的情況下抵達目的地,未來將成為太平洋地區特種作戰的理想選擇。

隨著軍事技術不斷進步,美國海軍在特種作戰力量投送和部署方面都出現了各種新的模式,其中使用微型潛艇作為力量投送工具,成為其越來越重視的手段。與常規潛艇相比,微型潛艇尺寸和排水量小,易於隱蔽和突防,能夠彌補常規潛艇不適合抵近敵近岸、港口及淺海作戰的不足,對於幫助海軍特種部隊近入危險海域進行低強度滲透作戰具有極大的作戰價值。

美國海軍首次部署的新型潛艇為「乾式」微型潛艇,在裝備「海豹」突擊隊使用後,可大幅提升後者的部署與作戰能力。

新型微型潛艇可由核潛艇攜帶,在距離目標一定距離時脫離母艇,運載「海豹」突擊隊執行任務。

「海豹」突擊隊是美國海軍特種部隊的重要力量,也是美軍實施局部戰爭、應付突發事件的殺手鐧,在美國歷次戰爭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微型潛艇作為「海豹」突擊隊力量投送的重要裝備,更是有不容小覷的戰術價值。

美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一直在研制和裝備微型潛艇,並專門創立了「海豹突擊隊運輸系統」項目(Advanced SEAL Delivery System,簡稱ASDS),目前已經研制出較為成熟的Mk系列微型潛艇,其中最先進的Mk 11型由鋁合金和鋼製成,滿載時重17噸,工作潛深為6米,具有良好的作戰性能指標。但由於該系列潛艇採用的都是「濕」式設計,即所搭乘的特戰隊員必須穿著複雜的潛水裝具,在整個行進過程中又不得不暴露在冰冷的水中,大大消耗了特戰隊員的體力,使得潛航持續時間只能限制在3~4小時以內,不利於長時間水下滲透行動。

近年美國海軍開始加大對新型潛艇的研發力度,可以使特戰隊員無需穿戴潛水裝具,也不必暴露在潮濕的水下環境中就可以實施行動,極大改變特戰人員的水下作戰方式。

2018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佈成功以S351「復仇女神」潛水器為基礎研發出了一款電動微型潛艇,類似於傳統潛艇的縮小版,排水量30噸左右,長度不到12公尺、航速5節,最大航程66海哩、最大下潛深度能達到100公尺可搭載8名特種兵或1噸貨物。

最重要的是,該型潛艇裝備有「乾式甲板運載艙」,可以讓乘員不用一直浸泡在寒冷的水中,也無需穿戴呼吸器和潛水服,就能在舒適、溫暖的環境中工作,可以使特戰人員的體能消耗更少,執行作戰任務的能力也更強。

2023年5月,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海事執行辦公室宣佈,洛馬公司已經向海軍交付了兩艘該型「乾」式微型潛艇,第一艘已經投入使用,並達到初始作戰能力要求,目前正在進行第三台微型潛艇的交付工作。

這種新型潛艇無論造價、體積還是技術成熟度都比之前的Mk系列潛艇要優良得多,可為海豹部隊提供「在完全乾燥的環境中」的安全、秘密遠距離投送。未來一旦大批量裝備,必將會大大增強美國海軍特種部隊的作戰部署能力。

美軍在太平洋區域擁有一支強大的作戰兵力,特別是2018年5月成立印太司令部後,作戰區域進一步擴大,兵力部署也進一步增強,成為美軍各聯合作戰司令部中規模最大、責任區最廣的一區,常年部署或者前沿部署以航母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和以兩棲攻擊艦為核心的遠徵打擊群,可以隨時對地區事務進行干涉。儘管擁有絕對的海上力量優勢,但美海軍一直認為目前這兩支戰鬥群力量在太平洋區域的優勢已經大大減弱,必須要通過增加新的作戰力量特別是特種作戰力量,緩解在該地區的戰略競爭壓力。

美軍在太平洋地區負責協調、計劃和指揮特種作戰行動的是太平洋特種作戰司令部,該司令部正式成立於1983 年,作為快速部署的聯合特遣部隊運作,擔負著支持印太戰區司令部實施戰略威懾、快速處理危機和應對美國及其利益構成在該地區所面臨的威脅等任務,是美軍所有戰區特種作戰司令部之中責任區面積最大、交通線最密集、人口最多的司令部。美海軍在開展特種作戰行動時,對潛艇力量的作用非常重視,將其視為實現特種作戰人員快速運輸和開展攻防行動的重要手段。

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潛艇部隊主要包括「維吉尼亞」級、「洛杉磯」級和「海浪」級三種型號的36艘攻擊核潛艇,可執行反潛、反艦、對地攻擊、情報偵察監視、危機預警、特種作戰與戰略威懾等多種戰略戰術任務,是實施該地區海軍特種作戰行動的重要力量。

美海軍部署新型微型潛艇後,是對上述作戰力量的有效補充,可讓美海軍特種部隊尤其是海豹突擊隊從潛艇或其他海上平台出發,神不知鬼不覺逼近敵方海岸,更強的特種作戰與情報獲取能力。

美軍其他精銳特種部隊也可以借助這款裝備輕鬆抵達海岸附近深入敵後或其他敏感地點,實施偵察情報或者直接對重要目標和設備進行破襲。

這種微型潛艇還可以更方便地與其他潛艇對接,甚至可以快速從美國本土空運到亞太地區,找簡易碼頭就能與核潛艇裝配在一起,不僅部署更加靈活,而且還節約了大量時間,從而大幅提升美軍特種部隊的遠程兩棲滲透與偵察能力,成為美軍在太平洋地區開展特種作戰的理想選擇。

隨著美國將戰略重點不斷向「大國競爭」轉移,美軍在進行各種戰略規劃時,首先會考慮到未來與大國的對抗,如何對大國進行戰略威懾已經成為美軍諸多戰略規劃的首要考慮。
美國近年來所提出的「全政府戰略」和 「太平洋威懾計劃」,就是針對大國對抗,將資源集中在關鍵的軍事能力缺口上,以增強美國戰略威懾的可信度。

美印太司令部還專門提出了針對地區大國競爭所需要的「四大支柱」計劃,包括要建立一體化聯合部隊,通過實現可支配海洋、空中、陸地、太空和網絡空間領域的能力來增強聯合部隊殺傷力,同時改進區域兵力結構及部署,強調能夠在不集結兵力的情況下形成規模優勢等。

為了實現大國競爭目標,美軍還一直在積極探索新的作戰理念,提出「抵抗作戰」「遠征前進基地作戰」等諸多新概念,「抵抗作戰」概念是一個基礎框架,使用包括特種部隊、心理戰和民事事務等在內的各種手段,加強所謂「友好盟友」的軍事能力,在面對敵對力量攻擊和佔領時能進行有效民事和軍事抵抗的能力。

「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概念則是由海軍陸戰隊提出,通過使用高機動性、低特徵,持久且相對容易維護和維持的海軍遠徵部隊,從一系列位於對抗海域或者潛在對抗海域的簡易臨時陣地,進行海上拒止,從而形成以前沿島礁為依託,依靠小規模部隊的偵察與反偵察、機動式防空反艦導彈系統,在敵軍強大的精確打擊綜合體系覆蓋範圍內具有有效 「區域拒止」的能力。

根據「遠徵前進基地作戰」構想,未來海軍陸戰隊還將完成從一支主要擔負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的力量向一支擔負小規模奪島作戰並主要實施區域拒止作戰的部隊轉型。

美國海軍仿照冷戰時期北約在歐洲建立的「大西洋常備海軍部隊」組建模式,正在太平洋地區組建多支特遣部隊,用於迅速應對各種危機並對抗地區大國日益增強的軍事實力。

美國海軍為海豹突擊隊部署新型微型潛艇,也是對「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概念的實踐,意圖通過利用更為先進的新興技術和武器裝備,使得美國海軍在與大國對抗中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並佔據優勢地位,可在潛在衝突發生前構建有利環境條件,更能在衝突爆發後以及作戰行動期間迅速展開海上力量戰鬥部署,構建綜合性海上攻防體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