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7月外匯存底連10升 央行外幣換美元大賺

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2023.08.05 02:00
新聞圖片

記者 張家嘯 報導

  央行今(4)日公布外匯存底統計,截至7月底為止,金額為5,664.93億美元,單月再增16.59億美元,不僅連續10個月走揚,且連9個月刷新史上新高紀錄,在主要國家排名方面,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與瑞士,穩居全球第4大。

  據瞭解,7月底外匯存底上揚原因,主要是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挹注,以及主要貨幣對美元升值。從央行資料來看,7月美元指數1.03%左右,歐元升值1.29%、英鎊升值1.85%、日圓升值2.14%、人民幣升值1.55%,澳幣升值0.72%、瑞士法郎升值3.11%,央行持有外幣轉換成美元,推升整體外匯存底規模。

  不過,7月下旬新台幣波動大,整個月份貶值0.94%。央行認為,新台幣今(2023)年以來雖然上下震盪,但若看新台幣名目有效匯率,去(2022)年底為100.8、7月降至100.3,大致持平,而以供需整體來看,並沒有明顯失序,因此未進場做太多調節。

  至於7月外資賣超台股,據金管會統計,本金淨匯出47億美元;央行資料則是加計股利、盈餘,共匯出約70億美元左右,股利與盈餘匯出約23億美元。央行指出,截至7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共折計5,915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104%。

  此外,近期信評公司惠譽公告調降美國債信評等,而央行外匯存底中持有美債比重較高,引發外界關注。央行對此回應「影響不大」,第1是從等級最高「AAA」降至「AA+」,風險權數不受影響,美債仍屬安全及流動性最高;第2是觀察主要工業國,債信評等在「AAA」的國家很少,即使美國被降評,仍高於日本、英國、法國等主要國家。

  至於其他主要國家外匯存底情況,7月韓國3,975億美元、成長3億美元;馬來西亞992億美元、持平;印度5,378億元、提升98億美元;6月中國大陸3兆1,930億美元;日本1兆1,202億美元;瑞士8,092億美元;香港4,173億美元;新加坡3,167美元;沙烏地阿拉伯4179億美元。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