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4 藥物恐提高中暑風險!鼻塞藥、腸胃藥也上榜

Heho健康網/林志怡 2023.08.02 16:00

炎炎夏日、再加上午後超高濕度,不少民眾都因此中暑,的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近期在臉書分享,如果民眾有使用影響排汗、促進身體產熱、增加缺水風險的藥物,都可能提高中暑風險,降血壓藥物使用者也要多留心,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很勇,就忘了預防中暑。

據衛福部統計,今年 7 月至 7 月 31 日熱傷害就診人次計 873 人次,高於去年同期的 775 人次,包括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缺水性中熱衰竭、鹽份缺乏所致之中熱衰竭、中熱衰竭、暫時性熱疲勞、熱水腫、其他特定之熱影響、熱及光之影響,以及天氣過熱所致之意外事故、人為因素過熱所致之意外事故、過熱所致之意外事故等。

中暑 5 大危險因子

朱柏齡指出,中暑危險因子包括天氣熱且濕度高、肥胖、水分攝取不足、使用抑制排汗藥物、具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等 5 項,若民眾發現自己出現身體發熱、多汗、頭暈、頭痛、口渴、四肢倦怠,甚至呼吸急促、意識改變等症狀,就已經有中暑疑慮,務必儘速降溫,或尋求醫療協助。

不過,朱柏齡說,每個人能忍受高溫的能力不同,很難說曬多久太陽、在外頭多久就會中暑,實際研究上也不可能找人去站在烈日下,觀察受試者多久後會中暑,因此很難評估這些風險因子會提高幾成的中暑機率,但簡單來說就是,「別人沒事的情況,你也很可能會中暑。」

4 類藥物增加中暑風險

針對提高中暑風險的藥物,朱柏齡在貼文中舉出 4 大類,包括「影響排汗的藥物」、「影響排汗的藥物」、「增加缺水風險的藥物」、「降血壓藥物」等:

  1. 影響排汗的藥物:如感冒抑制流鼻水鼻塞藥物、腸胃炎抑制腸胃蠕動藥物,某些精神病藥物等。
  2. 促進身體產熱藥物:如安非他命、搖頭丸、某些治療過動的藥物,含麻黃素的減肥藥、甲狀腺補充劑等。
  3. 增加缺水風險的藥物:如利尿劑、含咖啡因的能量飲、緩瀉劑及治療憂鬱症的鋰鹽。
  4. 降血壓藥物:可能減少心輸出量,減低皮膚血液循環,影響汗腺排汗速率。

朱柏齡受訪時指出,安非他命、搖頭丸等藥物屬於管制藥品,民眾平時當然不能亂碰,但若有使用相關感冒藥物、腸胃炎、過動症、降血壓藥物,務必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不要覺得自己平常做某些事沒事,現在也這麼做就不會出事,開學後老師們也要多留意使用前述藥物的孩子是否出現中暑不適症狀,以即時提供協助。

文/林志怡 圖/黃懷賢

諮詢專家: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

延伸閱讀: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